已經在香港電影金像獎偷步參賽數年的《殘影空間》,被疫情幾番凌虐,終於能夠正式上映。可惜開畫票房不理想,白白浪費了鄧麗欣與謝君豪的演技。
首次執導的新加坡導演陳志文,以心理醫生作為故事主軸,鄧麗欣能夠感應到別人內心的想法,因此對病人不欲多說的秘密亦能一清二楚。有此能耐,大概應該能夠好好運用,只可惜有很多病人,除了自己不欲說出口之外,大部分的創傷也是來自其家人,因此身邊的家人其實也未必想治愈病患者,令治療過程有著重重障礙。
演員演技出色
整體劇本方面,當然有著很大的改進空間。始終關於心理狀態的故事,充滿想像空間,要令故事說得通,很多細節位需要改進。要寫病人都會突然被改變行為,做出一些大膽的自殘或傷人事件,背後需要更多理據,才能令觀眾理解當中故事。而電影卻選擇開了很多支線,每個病人都有控制不住的一刻,但心路歷程建立得較為薄弱,令觀眾無法投入,形成現在比較散亂,每個章節又比較薄弱之感。
縱然故事不夠扎實,但電影在整體製作、布局上,感覺也不俗。鄧麗欣與謝君豪兩位方向不一的心理醫生,在治療方法上有極大出入。兩人的戲也演得很好看,未能在數年前的金像獎中得提名,實在大感可惜。謝君豪演技跟剛上映的《毒舌大狀》方法有點雷同,同樣的自信滿滿,但角色的性格全然影響觀眾接收他的演技,可能是今次未能延續莫大迴響的原因。至於鄧麗欣,今次她需要與內心爭鬥,心態上必然有多種玩法,可以為她提供演技大發揮的舞台。
無力接收黑暗磁場
至於其他演員如蔡瀚億、凌文龍、余香凝這些心理病人,在演技上已看得出他們的努力。整體電影感覺亦算中規中矩,然而此類黑暗感覺太強烈的電影,或許未能引起太多觀眾感興趣觀看。電影也不止是海報,就連正片,鄧麗欣每每進入想像空間之時,那些殘影總要是灰灰暗暗的,令人有著沉重心理負擔,或許在今時今日的社會下,觀眾未能提起興趣觀看。但以質素而言,這部作品實在值得擁有比現時票房更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