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年到了,謹祝各位讀者福星高照、龍馬精神、心想事成。
按照香港人傳統,新正頭除了一家人或一大班朋友「圍爐式」拜年(𢭃利是)、打牌(發大財)、食糕(盡力掃)之外,入戲院也是個不錯的選擇。畢竟花個零兩個鐘在外走動一下,總好過長留在家撳手機打發時間,或者直接面對那些只懂問長問短的三姑六婆。也可能跟連續有幾日紅假都有點關係吧,整體氣氛都是玩樂至上,就算平時心情如何繃緊,出街使錢就住就住,每逢正月十五之前的這段日子,大家都是比較「鬆手」,不介意花一百幾十睇場戲開心下。而今年其中一套值得寫文講講的賀歲片,正是袁劍偉執導的《盜月者》。
咪住先咪住先~袁劍偉aka「花姐師傅」喎!大家應該記得同樣由他執導(身兼編審和監製)的ViuTV劇集《季前賽》,2022年10月首播期間,網上有不少負評吧,就算當時他與一眾演員為宣傳劇集「開Live」期間曾直接回應「劇本散亂欠重點」和「太少打籃球情節」等批評,但他的答案──譬如說自己並非以Episodic(章節式)思維寫劇本,意思是將一個故事斬開幾集來講,而是要一氣呵成的從頭看到尾──似乎跟受眾的收看習慣和期望有一段明顯距離。來到《盜月者》,真正如袁劍偉所講,今次能夠用大約一個多小時篇幅(官方公布的片長為107分鐘)講一個故事,而他今次又不再是監製(監製為邵劍秋和彭立威),只兼任導演和編劇(另一位編劇為《季前賽》編審之一陳健鴻),整體感覺會否有所改善?
實不相瞞,基於外界對於《季前賽》的評價,對於《盜月者》,我是抱持觀望心態入場,總之盡量提醒自己切勿期望太高;去到開場後,再按照劇情推進,逐分逐秒調整心情,心裏唸唸有詞:「唔好有事」、「唔好出事」、「俾啲surprise我」,最終去到完結一刻,總算鬆一口氣,繼而決定在今期專欄寫幾句。提提大家:以下內容將有劇透,請讀者斟酌閱讀。
先簡單交代劇情,整個故事圍繞幾個人:(1)熟知鐘錶鑑定與零件組裝的馬文舜(呂爵安飾);(2)擅長將夾萬解鎖的李錦佑(盧瀚霆飾);(3)香港萊寶行的第二代負責人萊叔(姜濤飾);(4)擅於穿牆遁地的渠王(白只飾);(5)負責策劃行動的大賊(張繼聰飾)。所謂「盜月者」並非「偷月亮」,而是指價值連城(劇中形容為「無價」)、世上唯一一隻曾經登陸月球的Moonwatch。故事的起點,緣於著名畫家畢卡索50年前去世後,他生前極愛的三只手錶神秘失蹤,直至最近離奇地在日本現身,萊叔決定組織一支犯罪團隊,誓要搶奪三件珍寶。然而行動期間,有人因為偶然發現Moonwatch而見獵心喜,結果演變成兩地黑幫混戰。
《盜月者》的劇本改編自真人真事,2010年1月,秀茂坪寶達邨發生香港開埠以來首宗搶郵袋奇案,後來揭發與日本東京銀座百年名錶首飾專門店「天賞堂」2,500萬港元名錶失竊案有關。而戲中渠王透過挖掘地道,再用炸彈炸毀名錶店牆身而偷錶成功的情節,類似事件於1971年亦曾在英國倫敦發生(當時是銀行爆竊案,並非偷錶),正因為有史實作為基礎,足以有力化解觀眾認為故事誇張失實「咁都得」的批評。
看得出今次袁導寫的劇本進步明顯,有前因(為何要偷錶)、有後果(兩派黑幫混戰)、有過程(如何偷錶),除了尾段有點落雨收柴的感覺外,整體而言故事工整,有齊起承轉合,重點亦交代清楚。而「如何偷龍轉鳳」、「如何打開夾萬」、「如何炸開幅牆」,以及「拆錶」等細節描繪更是「加分位」,令觀眾明白整場偷錶案是怎樣執行,不會睇到一頭霧水。
以戲論戲,說不上很有驚喜,但肯定「冇伏」,若然你是姜糖、爵屎或神徒,更保證收貨,因為《盜月者》分工清晰(張繼聰和白只帶來張力,加強戲劇效果),三子都有一定空間透過鏡頭展示實力。說得具體一點,他們參演戲劇經驗相若,跟前作相比,Edan與Anson Lo屬正常發揮,反觀萊叔是個子承父業的太子爺,城府深、詭計多,卻心胸狹窄,跟他以往在《阿媽有咗第二個》(2022)或《我的天堂城市》(2023)的角色設定有很大分別。所以今次姜濤的演出甚有驚喜,關鍵在於,他好像開始了解演戲和揣摩角色情緒是怎麼一回事。
在《盜月者》的前半段,那種需要有型得來又要扮奸的狀態算是拿捏得宜(chok樣chok得自然其實要有技巧),而且講對白也較以往自然,就算需要跟張繼聰和郭峰演對手戲,也沒有明顯給比下去;奈何萊叔這個角色難度甚高,去到後段開始顯得吃力,槍戰一幕更是令人有少許「出戲」。即便如此,《盜月者》仍然是姜濤從演以來表現最好的一次,他欠的不是面對鏡頭和角色的天分和潛質,而是因為工作太忙,他沒有足夠時間去見識世界和體驗人生,這些從來都是當一個好演員的重要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