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電影《陽光普照》在《金馬獎》一次過奪得最佳劇情長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剪輯等獎項,當然知道是一部好戲。戲名似乎充滿希望,實質電影卻是處處盡見絕望,即使感覺最溫順無黑暗面的哥哥,還是有令人難以想像的生存壓力。在這黑暗的時代,我們還能等到陽光普照的一刻來臨嗎?
最壓抑的父子情
鍾盂宏曾擔任《大佛普拉斯》監製,由他製作的作品,每部也有著一種率真,而那份率真或許是經過無比精細的計算,但他的計算卻不是像某些本港導演般,表明給觀眾看自己的算術。他的計算方程式相當自然,即使你認為他是精心計算過,你還是會佩服他的計算,能夠來得如此隨意。那些不愉快的事件,那些人與人之間不能控制而發生了的事,我們都從當中慢慢地靠一天一天活著,而去以生活療愈傷痛。電影中的父子,完全不能溝通,父親早已當作自己沒有了這個兒子了,但其實血濃於水,當兒子有難之時,父親自有他的方法去替兒子解決問題。
電影來得極端,卻輕柔,每個角色都像是被動的,一切都是命運交織而成,才令他們走到今天這個相交點。有些時候,是社會環境迫成,同時,亦需要為自己的選擇而負責。那種有感欠了別人情義的婦人之仁,往往是最懦弱與最容易被利用的心態。
陰霾中的明亮
故事強而有力的地方在於它在明媚中暗藏黑暗,但同時間在黑暗中又能看見光明,陽光果然是相當公平,當我們以為有些人何時何地都只有陽光普照的一面,其實不然。任何人都有著那心中黑暗無光的地方,只是選擇會否給人看到而已。最令人驚喜的是,縱然在這個如此悲涼無光的故事當中,導演依然能夠找到位置安放笑料,那些突如其來的神來之筆,將一片陰霾突然注入一絲明亮。
雖然主要說的是一個四人家庭的故事,但當中的家庭關係,可以應用在每個人的家庭之上。那種在社會草根階層的無奈,人生經常被牽著鼻子走,而無從選擇的傷感,以及在可以努力的範圍中竭盡所能掙扎求存。我們一直以為別人比自己的生活來得順心,其實每個人的生活都不如意。那種壓抑,是每一個曾經嘗試努力在社會上生存的人都能體會的共鳴。無論多壞的處境,還是可以有扭轉形勢的一天。那麼努力費勁的人生,其實只為了簡單地活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