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接近兩周,《Barbie芭比》全球票房成大贏家,在香港累積票房雖然比《奧本海默》少一千萬元,但實際上累積的入場人次卻比《奧》多,那是因為《奧》有IMAX而且片長3小時,因此票房高企。
《Barbie芭比》的粉紅色氛圍,加上大部分女生小時候也有跟芭比做朋友,女生們都渴望長大後能像芭比一樣,令全球雌性動物都要入場觀看。這件事本來就是一場女權運動,美輪美奐的,要不就是一眾姊妹淘入場,要不就是女士帶著另一半委屈入場,總之就會入場。戲中所有畫面皆繽紛,那個粉紅色的世界看得人如癡如醉。還有選角無論外貌或身型均堪稱完美。由瑪歌羅比(Margot Robbie)飾演Barbie(芭比)實在毫無破綻,賴恩高斯寧(Ryan Gosling)飾演Ken(肯尼)亦是完美之選,而且他無論演技或是跳唱部分也揮灑自如,令電影生色不少。整個Barbieland的男人都像智障,製造出不少笑料,彷彿看著男人出醜女生們就愉快。尤其是漂亮的蠢男人,更令一眾女人心花怒放。
老去比死亡更可怕
電影成功建構出一個膠膠的夢幻芭比國,看到芭比如此漂亮地呈現眼前,完美示範不用走路就可去到想去的地方,那些扮靚整妝還有去海灘兼去派對的生活,令人羨慕不已。Ken則繼續做芭比的陪襯,就在海灘走走便可,滑浪游水也不用,專心做廢柴便可。而事情發展下去,芭比竟開始懂得思考死亡,要到現實世界尋找解藥。而其實再正確一點的說法是芭比甚或所有人懼怕的並不是死亡,而是變老。因此芭比到了現實世界會看見老婆婆,然後讓她覺得老去是一件美事。但更正確的說法是,她可以接受別人老去是一件美事,卻不代表能夠接受自己有扁平足與橙皮紋啊!因此她還是要繼續去冒險尋回她現實中的主人,影響著她生理變化的那位。
女人開心 安定繁榮
另外由於Ken死亡跟芭比到現實走了一圈,令他頓悟了父權主義,比芭比先返回Barbieland並將之變成Kendom。然後就是一場覺醒之戰,兩性之爭。但無論最終是 Kendom還是Barbieland,似乎不論現實世界與夢幻世界也沒有平權這回事,若總要一方佔上風,哪來平等?電影卻選擇了以女性主義抗爭作為成功指標,來了一場直白又冗長的女性抬頭演說,令夢幻之地的泡泡又被刺穿了。本來要夢幻之地就是因為該處不用覺醒,就每天快樂美麗直到永遠,甚麼也不用想。如果連夢幻之地都被沾染了抗爭起義色彩,事情就不夠純粹了。
幸而最終大部分觀眾也受落,女士們看過電影後,就像抬頭起義了一回似的擁有勝利色彩。無所謂,正如電影所說,不論男或女其實都討厭女人,但現實世界就是要讓女士們開開心心,世界才(有機會)有好日子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