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8-11-02 06:00:00

一同監察領展

分享:
立法會小組委員會周二召開會議,討論前房委會物業在拆售後的問題及回購領展的建議,有團體在會議前抗議政府無視領展霸權。

立法會小組委員會周二召開會議,討論前房委會物業在拆售後的問題及回購領展的建議,有團體在會議前抗議政府無視領展霸權。

立法會本周二討論前房委會物業拆售後問題及回購領展的建議,運輸及房屋局副局長蘇偉文重申回購領展「非理性的選擇」,政府不會干預正常商業運作。早前有傳媒報道領展擬再出售旗下10個商場如屯門兆禧、山景邨商場、將軍澳景林邨、明德邨商場等。如有關交易落實,領展累計共拆售55個前房委會商場及停車場;當初由屋委會出售予領展的180項物業,將由各買家自行管理,每間公司或有其管理方式,政府及房委會監管愈趨困難。
 

傳真社今年7月揭露當年領展與房委會簽訂買賣協議時包含適用於23個居屋屋苑的「分攤比率契諾」,但居民從不知情。我們之後多次接獲市民查詢,究竟有何途徑監察領展及其後買家有否依地契及限制性契諾營運?

其實立法會及房委會轄下的委員會,一直有將有關領展的最新資訊及文件公開,供公眾參考。以立法會轄下公屋及居屋商場、街市及停車場事宜小組委員會為例,房委會及運房局一般會在會議前提供文件,局方今年就曾3次應議員要求,公開超過70份已拆零售屋邨或屋苑的地契、40份相關公契及40份相關買賣契約,當中就包括2004年及05年房委會與領匯簽訂的《買賣協議》。

在傳真社發表報道後,房委會商業樓宇小組委員會也公開了23個屋苑的分攤比率及適用範圍。雖然房委會早前承諾會嚴肅跟進違反契諾的個案,但以在維修工程中因領展未有按比率攤分維修費用、而蒙受千萬元損失的穗禾苑為例,法團至今卻仍無從追討,亦未見有涉事方為事件負責。

繼早前立法會通過動議要求房委會代小業主向領展或其後買家追討維修費,小組委員會周二再通過動議,要求房委會設立專責團隊及機制,確保其後設施的買家履行分攤比率契諾。房委會會否從善如流、遵從立法會的建議積極跟進,尚待時間證明。關注領展議題及自己社區的市民,可以到上述立法會和房委會網站下載有關文件,一起與傳真社繼續監察公共資產的營運。

adblk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