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當選之後風頭大盛,言行越加潑辣,早前炮轟白宮發言人歐內斯特是「笨蛋」,引起一陣議論。我有留意歐內斯特之前的表現,比不少發言人出色得多,興許這是特朗普甚麼都看不上眼,歐內斯特捱這一棍子是無妄之災。話得說回來,政府發言人的角色可以很出風頭,但也可能失分連連,兩者之間分別很大。
美國是重視公關的國家,政府部門都有發言人,而且官位不低。以主管外交的國務院為例,發言人是助理國務卿職級;助卿人數不多,權力卻很大,例如整個東亞地區都只歸一個助卿分管。美國政府部門以白宮發言人最為注目,克林頓1993年上台,白宮發言人是32歲的邁耶斯,女性當家,巾幗不讓鬚眉。
列根年代的主要白宮發言人是史皮克斯,由1981年做到1987年,頭銜是副新聞秘書。原本的發言人布拉迪在列根遇刺中受重傷,史皮克斯頂著這份工作6年,而新聞秘書一直是布拉迪。史皮克斯口才極佳,列根幾件大事包括伊朗門醜聞,記者群起圍攻之下,史皮克斯把一句話翻來覆去回應而不出紕漏,總算沒有折辱自己的姓氏(Speaks)。
中共建政前,對外發言人主要是龔澎,她是喬冠華首任妻子。龔澎抗戰結束後在重慶中共辦事處跟隨周恩來工作,她是燕京大學畢業生,英語出色。當時美國不少記者及學者駐在重慶,包括其後任教哈佛大學的費正清。這些美國學者與記者與龔澎關係甚佳,使得中共在內戰期間國際輿論戰佔盡上風;某程度而言,龔澎的工作,客觀上有助中共當時亟需的對外統戰。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恢復發言人制度,錢其琛是文革後第一任外交部發言人。以當時中國大陸百廢待興之下,還能出現錢其琛這等人才,在國際外交舞台拿得出來見人,實屬難得。錢其琛曾經駐蘇聯,參與多次中蘇邊境談判。有一次,他接待來訪蘇聯高官時露了一口俄語,比起身邊的中方俄語翻譯水平更高,被譽為有如「打開水龍頭水就流出來」般流利。錢其琛之後的外交部發言人,可以說一句,比得上錢其琛的有如鳳毛麟角,這就更遑論照本子直唸的那些了。
逢二、四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