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三(1月17日),有立法會議員就推行「無感通關」向特區政府提出口頭質詢。「無感通關」是指市民在出入境過關時,毋需出示任何身份證明(包括身份證、護照、入境處的e道應用程式二維碼),只需要面向鏡頭,用自己的容貌透過電腦系統的資料庫核實身份。
多年來,入境處不斷努力,積極優化香港的出入境措施,使之越來越便捷。最早是在2004年12月推出e-道,讓市民使用智能身份證和指模自助過關;2021年12月推出非觸式e-道,讓市民用e道應用程式的二維碼及容貌識別技術過關;2022年10月推出「登機易」e-道,讓市民更便捷地透過容貌識別技術,過關登機。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提速提效,我認為是時侯將「無感通關」的進程加快,提高陸路口岸的通關效率。不過,正當各界關心皇崗口岸重建後的通關模式會否實行「無感通關」之際,保安局局長在立法會回應議員口頭質詢時(1月17日),卻指出由於現階段「無感通關」技術容載量只有10萬,尚未能應對各陸路口岸每天的龐大流量,因此,目前不會考慮採用「無感通關」技術。
我認為特區政府在應用相關技術上可以更大膽實行,例如在各口岸率先推出「無感通關」先導計劃,具體做法是「一部e道閘機,三種通關模式」,即是改裝現有的e道過閘機,增加「無感通關」模式。針對電腦系統載量問題,可以根據先導計劃推出10萬個「無感通關」名額,供有需要市民登記使用,合資格使用者可以包括跨境學童、每日往返兩地的市民等等。這樣做不但可以測試「無感通關」的效果,更可以讓市民有時間適應和熟習運作,為未來全面優化通關安排做好準備。受制於電腦的處理能力 ,因額滿而未能成功登記的市民,仍然可以沿用現行的身份證和應用程式模式通關。「一部閘機,三種通關模式」,既可加快過關速度,又不會減少閘機數量,一舉兩得。
科技進步一日千里,我相信支援「無感通關」的電腦容載量和運算力會不斷增強,解決容載量的瓶頸問題指日可待。全面優化出入境安排是加快融入大灣區的重要舉措,既讓香港更好對接國家《十四五規劃》,便利人員流通,也能為深港創新科技合作作出更多貢獻,請保安局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