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鐵擾擾攘攘那麽多年,不足一個月就會通車了。此前被妖魔化的一地兩檢安排已經沒有甚麽人關注,而最近媒體報道的主要還是票價、班次和客量估計。我更關心的,倒是高鐵通車對香港人生活模式的改變。
雖然深圳和香港之間已經有多達5個口岸,但去深圳對于絕大部分香港人來說總覺得不便,一方面是交通時間(東鐵綫站站停座位少是個大問題),另一方面是過關時間(這方面深圳灣已經有很大改善)。關口除了是時間問題,還有個很重要的象徵意義:關就是代表阻隔、代表權力(包括查驗和執法);高鐵簡化通關手續和時間對於所謂“融合”其實十分重要。
我一直深信,基建會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而改變是不可逆轉的!修建過程當中的爭議很快會煙消雲散。當高鐵通車後,西九龍到福田只需要14分鐘,比去沙田還要快!這肯定對於香港人的生活方式會帶來重大改變。首先,網上肯定會充斥大量福田周邊還有深圳其他地方的吃喝玩樂蒲點。日後去深圳吃個飯,看個表演即日來回將會是很平常的事情。此外,衆多服務港人的企業會在福田和周邊地區應運而生。二十年前羅湖商業城有按摩店、DVD店和牙科診所;日後在福田的應該會比較“高端”。高鐵來回福田站大約要160元,是羅湖的兩倍。消費形態和模式肯定跟羅湖商業城不一樣。
現在中産以上的群體最熱衷的消費是甚麽?相信離不開高端飲食(fine dining)、小孩子興趣班和女士的美容服飾三大類。這些高質素但勞動密集的服務如果價錢具競爭力,相信會吸引不少香港人使用,間接影響香港相關行業的生計。以小孩子活動爲例,從學樂器、語言、舞蹈、體育到各種手工藝甚至近年流行的“密室逃脫”,這些家長樂意消費的項目不少已經因爲租金太貴而要“躲避”到工厦,但價錢仍然不低。而要在深圳找到更便宜而環境舒適得多的同類活動幷不困難。而希望孩子們在個別體藝項目有更高水平而北上找省隊甚至前國家隊運動員作爲教練的家長,日後也會更方便。
至於這個趨勢是好是壞,我不作評論。人望高處水往低流是很自然的現象。香港土地租金成本太高影響各行各業已經是結構性,可見將來都無法解决。移居大灣區對大部分港人來說,可能不切實際,但周末去福田享受一下fine dining, 用低過香港的士價錢坐一下七人商務車到處走走,也不失爲一件好事。而對於那些一天到晚要“捍衛我城”的朋友們,瞭解一下“他城”的發展,可能會有新的體會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