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歷史博物館正在舉辦《天地之中——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精選河南博物院為首的珍藏文物展出,讓香港市民從中國早期王朝來認識中國古代的文明和歷史。
通過150件或套文物,包括大型及成組的青銅器、玉器、陶器、骨器及卜骨等,介紹河南省內重要的城址、墓葬和考古遺跡,以展示夏商周三代的政治、社會、禮制及文化面貌。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是獨特的楚式青銅大鼎「王子午鼎」。此鼎是楚莊王之子王子午(又名子庾)的器物,以失蠟法鑄造。鼎通高76厘米,口徑66厘米,重100.2公斤;侈口、束腰、鼓腹、平底、三蹄形足,口沿上有兩外侈的長方形耳,旁邊攀附六條龍形獸,腹部滿浮雕的攀龍和竊曲、弦紋。內腹及底和蓋內均鑄有相同的銘文。是研究楚式青銅器的標準器。
這件碩大的青銅鼎,原本在中國十大青銅鼎中敬陪末座。可是剛剛被擠出了十大,排在第十一。原因是剛從安徽「武王墩」楚墓,這座疑似楚考烈王墓,被譽為迄今級別最高的楚國王侯墓出土的一尊口徑達到了88.3厘米,高度約為1.2米的青銅大鼎,比安徽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李三孤堆出土的400公斤,原中國第二大的鑄客大鼎還要大。雖然這座大鼎的重量未公布,但已經確定無疑刷新成為中國第二大鼎,僅次於1939年出土於河南安陽武官村,重量達832公斤的商代后母戌鼎而已。
排名第四至第十的大鼎順序為:商子龍鼎;西周淳化大鼎;春秋附耳牛頭螭紋蹄足鑊鼎;西周大克鼎、大盂鼎,此兩鼎與毛公鼎出土較早,並稱為「海內青銅器三寶」;殷墟婦好墓出土的司母辛鼎和早年出土於殷墟的牛方鼎。 筆名松花芥子,遊走滬港兩地三十年的香港人,復旦大學考古學博士,從事國際教育、青年創業、文化遺產發展顧問等周五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