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5-02-14 04:31:47
日報

人吃人

分享:
閒話考古

看中國歷史,最令人驚心動魄的史實就是人吃人。從最早的 《左傳》「易子而食,析骸以爨」(交換孩子充饑,劈開屍骨當柴燒);到曹操《蒿里行》「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高中語文有韓愈的《張中丞傳後敘》,其中張巡「食其所愛之肉」殺妾以饗軍士,乃至最後「人相食且盡」,其情狀之慘烈,大家應記憶猶新。

不過這些人吃人的現象,都發生在戰爭、饑荒、社會動蕩到了極致;餓殍遍野,生死一線之時;說明幾千年來人類知道吃人是違背道德的極惡之罪,輕易不肯犯下。

1999年,在殷墟劉家莊北地考古發掘出土一件青銅單體甗(蒸煮器或蒸飯鍋),驚人之處是內有一人頭骨。據考證頭骨主人是一名15歲的花季少女,被人砍下頭顱後在青銅甗內煮熟。

這位非中原人士的貴族少女,應為被殷商打敗的敵國戰俘,被殺頭祭祀。頭顱被蒸熟後是否有被吃過的可能呢?那就不得而知了。殷墟遺址中有2500座祭祀坑,遺骸多達14,000具;可見3千多年前的商代,人命的價值與牲畜無別。

肯尼亞博物館發現145萬年前人類脛骨上的切割痕跡,研究推測是直立人屠殺食人而留下的痕跡,可能是最早的人吃人考古證據。從50萬年前周口店北京人到歐洲尼安德特人,人類被啃食的殘骸與動物遺骸混雜在一起的廢棄坑常被發現,同類相食看來是普遍現象。令我們稍感安慰的是,相對於殺人以作食物,人類更容易捕獵智力較低的獵物。而且人肉的熱量值非常低,食人行為可能只是一種膳食補充,並不是作為食物的首選。

adblk7

自10萬年前人類開始以宗教儀式來處理屍體,喪葬行為出現後食人就越來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