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平等最能體現在生離死別上──不論貧富、學識、地位都必須面對死亡。如何美好的死去?是死亡過程沒有痛苦?風光大葬?還是尊嚴地死去?
電台節目主持及禮儀師葉韻怡在香港恒生大學傳播學院《恒傳感言》節目中,鼓勵在家離世,提高死亡質素。她會上門為遺體理順關節及護理膚質,並以最好狀態移送到冷藏櫃。她認為死者彌留之際或會與家人緣慳一面,有些甚至在出殯當天才能相見,如果個案合適,並經醫生評估,能夠安排合法在家離世,家屬便可在家中陪伴病人走最後一段路。
納棺,是為死去的人淨身、化妝,再將遺體放進棺木的一個儀式,從前原是由家屬負責,後來漸漸假手於人。葉韻怡於訪問中提及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禮儀師的奏鳴曲》,這齣日本電影的日文名稱意思是「送行的人」,海報上更加上「把你變得漂漂亮亮,送你上路」的標題。影片講述身為職業大提琴家的主角因失業回鄉,誤打誤撞當上禮儀師。他由最初抗拒並遭受白眼,到後來領悟出對逝者的尊重,甚至尋回失落已久的親情。「死亡」是很多人的禁忌,電影卻透過一幕又一幕的納棺儀式及送別,表達出對死者、對他人、對自己和對職業的尊重。
另一套同樣以殯葬業為題材的美劇《六呎之下》(Six feet under) ,則以黑色幽默風格來詮釋死亡。劇名源自傳統墓穴六呎的深度,意思是死亡、被埋葬。故事講述經營家族式殯葬服務的一家人,在自住房子的地下室為死者入殮,又於一樓的禮堂舉行追悼會,無時無刻都「面對」死亡,讓他們不得不反思自己與父母、愛人、生活和死亡的關係。劇中有這樣的一句對白:「你不能拍下它,因為它已不在。」(You can’t take picture of this, because it’s already gone.) 曲罷終人散,無論如何難以割捨,也必須學著說再見,儘管這學習可能是一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