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香港的歷史背景,造就了中西薈萃、華洋共處的特色,更締造了一個多元文化的城市。雖然香港的主要居民都屬華裔,但亦有不少其他種族的人士。
根據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數字顯示,香港的華裔人口佔全港人口92%,其餘8%的非華裔人口都是以亞洲人為主,包括菲律賓人(2.5%)、印尼人(2.1%)、白人(0.8%)、印度人(0.5%)、尼泊爾人(0.3%)、巴基斯坦人(0.2%)、泰國人(0.1%)、日本人(0.1%)、其他亞洲人(0.2%),以及其他族裔人士(1.2%)。
雖然非華裔的人口比例只是單位數,但近十年的升幅卻超過主要人口的升幅,由2006年的34萬人,增加至2016年的58萬人,新增人口超過24萬人,而華裔人士的人口升幅卻只有23萬人。
對於這些非華裔人士,我們過往一般稱他們為「少數族裔」(Ethnic Minorities)。根據政府統計處有關少數族裔的人口普查報告,一個人的種族是由其本人來決定,而種族的分類是參考不同的概念,包括文化起源、國籍、膚色及語言等而制定,這分類方法與聯合國於2008年頒布的建議一致。
少數族裔在香港的人數越來越多,種族數目亦有改變,對香港的影響力亦越來越重要,「少數族裔」這個稱呼是否仍然適合?會否掩蓋了其不同種族的多元文化特色?
此外,有部份非華裔人士早於幾代前已經紮根香港,有些更是在香港土生土長,落地生根,既能精通中文,說一口流利粵語,亦以香港為家。他們向平機會反映,他們對於「少數族裔」這稱呼,感到並不是最適合。
有人認為,英文詞彙Ethnic Minorities中的Minorities一詞,可翻譯為少數群體,予人地位較低,不是主流群體的感覺,加上「少數族裔」通常被誤解是指南亞人士,一般市民未必知道它的意思亦可包括白人,繼續使用這個名稱,未必是最好的做法。
近年某些政府部門採用了「非華裔」人士 (Non-Ethnic Chinese) 來稱呼「少數族裔」人士,而某些國家(如澳洲及新加坡)則分別採用「不同文化和語言背景的人士」(people from culturally and linguistically diverse backgrounds) 或「多種族社群」 (multi-racial groups) 來稱呼他們。
對於用甚麼名稱來稱呼少數族裔人士,平機會持開放態度。我們認為值得思考是否應用一個大眾較為接受和貼切,亦令人更容易明白的名字來稱呼他們。
要消除歧見,先要了解他們,與他們作出溝通,改變對他們的稱呼可能是建立良好關係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