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全球最熱門的經濟議題必然是與民生息息相關的高通脹。以英國為例,其國家統計局剛公布7月份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飆升10.1%,創1982年2月以來新高,亦是40年來首次達雙位數。該局表示,整體食品價格按年上升12.7%,是導致高通脹的主要因素,當中以牛奶、麵包、雞蛋及芝士等加幅最多。
氣候變化令地球溫度不斷上升,歐洲及英國大部分地區今夏錄得創紀錄高溫,受乾旱影響的土地面積達60%,熱浪及森林山火蔓延各處。這不單影響電力供應、引發用水短缺,嚴重乾旱亦令農作物收成大幅下降,加劇原本已受全球供應鏈問題及俄烏戰事影響的糧食危機。
儘管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通過《巴黎協定》,目標將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2°C之內,但不得不承認,我們現在已需要適應與暖化危機共存。培植新品種的耐旱農作物,是解決糧食供應失衡問題的新趨勢。
中國早於1987年,已開始在航天器和太空站上培育新品種的農作物。研究發現在獨特的低重力太空中,農作物的DNA出現微妙變化,產生更耐旱和更能對抗病蟲害的新特性。國際農業研究諮商組織亦於今年3月成立「未來種子基因庫」,研究和保存逾6萬種對人類非常重要的作物基因,希望培育能承受極端氣候和全球暖化影響的新品種。有一天,你我可能再也嘗不到食物原本的味道。「鷄有鷄味,魚有魚味」乍看似是理所當然的一句話,如今卻顯得別具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