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4-06-04 04:30:08
日報

法律去殖化終見曙光,貫徹落實推廣愛國主義

分享:
法律去殖民化

法律去殖化終見曙光,貫徹落實推廣愛國主義

香港已回歸祖國27年,但本港現行法例仍殘留有關「女皇陛下」及「國務大臣」等帶有殖民色彩的字眼,因此推進本地法律「去殖民化」一直是熱議話題。政府於5月22日將《2024年成文法(雜項規定)條例草案》提交立法會首讀,該等與香港特區憲製秩序不相符的字詞得以修改。

自2015年至今,筆者一直堅持向政府爭取本地法律「去殖化」,即對香港成文法中殘留的有關「女皇陛下」及「國務大臣」等帶有殖民色彩的、不合時宜的字眼進行修訂和刪除。筆者曾於2022年9月致函上屆律政司鄭若驊司長及立法會司法及法律事務委員會主席,冀政府檢討法律去殖民化。隨後於2023年9月再度去信本屆律政司林定國司長,要求政府加快完成。司長採納建議,于2023年12月5日司法及法律事務委員會上作出啟動與《基本法》第二十三條本地立法工作一併作出適應或更改的回應。

筆者樂見政府終於將本地法律去殖化這項工作提上日程,9年堅持得到回應。本次修訂對多條條例作出雜項修訂,包括不含法律適應化的約20條主體條例及12條附屬法例修改。其次是含有法律適應化的約29條主體條例,以及44條附屬法例修改,如就部分不切合香港特區憲制地位的提述作出直接的適應化修改,例如刪改「女皇陛下政府」、「總督」、「立法局」等字眼。特區政府亦會採取先易後難的做法,持續找出需「去殖化」的香港本地法律,並作出適當的修正。筆者期望特區政府加速本地法律全面「去殖化」。

adblk7

特首正在帶領一個積極有為的政府。政府今年通過不同政策措施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此時法律條文上的「去殖化」修改不僅是糾正憲制秩序的過時表述,更是強化愛國主義的力度所現,相信能讓香港本地法例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