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兩則Facebook分享,表面是老生常談的那種,但我想加把嘴三姑六婆一番。
其中一則是關於startup,有報道認為香港問題是專業人士太多、創業者少,所以成功例子不多。有些看法是香港4大支柱產業,金融、地產、服務,物流這些行業只需專業人士,並不怎麼需要創業人士。有意見認為香港人有國際視野,但制度配合不上......反過來有聲音話香港專業人士雖多,但視野太窄太落後。
我覺得問題出在想像力,可能也包括發聲音的朋友們的想像力。香港人從來不缺創業DNA,只是悶聲發大財的人為數不少,也有更多的不願把成功的經驗分享給其他朋友。重點反而是成功的例子偏頗於某種形態。其實我在坊間碰過不少startup朋友有非常的想法,也許是運氣不好,沒有辦法找到有相同想像力的執行團隊將想法變計劃,而被迫擱置。很多大企業想借startup的爆炸力,在內部進行推動創新,我看到一些有潛力的在醞釀中,只不過外界不知道這些項目,可惜的是,更多的有財有資源者掛著非創不可在嘴邊,卻對創新項目敬而遠之。
另一則是關於執行力,香港彈丸之地,通街管理人才,策略滿天,又有幾多人有投身創業團隊將項目真正執行起來?朋友投資的初創有個夥伴為行業知名人士,他滿口概念,樣樣都似大有可為,每次都講半天,外人包括朋友都信以為真,誰知做實事者另有他人,而此君合作不久就受不了自己創業去了。
無論是私人初創,抑或Social Enterprise,我想只有更多有心人,我們才有成功的例子。但願做實事的,比口中做實事的,多跑出來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