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觀點|特朗普有頭威冇尾陣
特朗普把向全球徵高關稅看成是他再次上任後的一項重要部署,認為此舉將可以令美國貿赤回落,政府收入大增,製造業再度興旺,並令美國再次偉大起來。他還刻意把公布關稅方案的日子叫做「解放日」。
可是特朗普對經濟一竅不通,完全錯估形勢,很快就陣腳大亂,不得不一退再退,差不多已潰不成軍,這場關稅戰美國已注定失敗。
特朗普以為,只要他把向各國徵收關稅的稅率公諸於世,一切就會變成事實。他完全沒有考慮執行時的具體困難,對手的反擊與金融市場的反應。
現實是美國的海關根本沒有足夠人手在短期裏,同時對全世界這麼多國家,這麼多貨種改變稅率。特朗普只曉得發號施令,完全沒考慮執行上的困難。
再者,別國亦不是沉默的羔羊,任其宰割的。中國、歐盟,以至加拿大,都決定予以還擊,令美國措手不及,疲於奔命,難以應付;唯有宣布押後執行的時間。
然而,在公開場合特朗普依然態度囂張,完全不尊重對手是一個有主權的獨立國家。結果犯眾憎,連長期跟在美國屁股的加拿大,也出現強烈反彈。愈來愈多加拿大人已自發地停買美國貨,拒絕去美國旅遊;而加拿大政府亦正考慮停止向美國供電與提供廉價能源。美國的能源價格將不如特朗普想像中,那麼容易調控。
一個加拿大的反擊已為美國帶來這麼多的麻煩,美國怎有條件去同時應付全球這麼多的國家?特朗普為發洩情緒,盡顯自己的威勢,一次過把打擊面弄到這麼大,今次勢將自取其辱了。
最麻煩是金融市場的投資者,大都不認同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他們認為這些政策將對美國經濟帶來莫大傷害,美國企業的盈利能力可能銳減,美股因而在關稅政策公布後大幅下降。美股大跌還同時引爆美債市場槓桿過高的問題。有基金為了拆倉,被逼拋售美債,令美債的孳息率上升,市場一度出現恐慌。
金融市場的動盪,對美國造成的風險可不是收多一點關稅,就可以補救的。特朗普唯有臨急臨忙宣布,把中國以外的關稅延後90天才執行,以免眾多矛盾都在同一時間激發。這樣,他反可以集中力量來對付中國。
誰知中國是眾多國家中最難應付的一個。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以購買力平權計),加上中國領導人對維護國家尊嚴的決心很大。特朗普很難靠出口術就能把中國嚇唬下去。
一講到實力地位,美國就更加捉襟見肘。中國輸美的產品,很多都是無可替代的(除了中國有供應之外,別國已沒有生產)。如是逼使美國一方面說要全力打擊中國,一方面就不斷公布一系列可以豁免關稅的中國產品,以免美國經濟與民生受到太大的傷害。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只好找機會與中國妥協,導致整場貿易戰只能虎頭蛇尾,草草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