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原計劃於今年4月1日全面實行城市固體垃圾按量徵費,其後接納市民意見而推遲至8月1日實施。筆者參加了兩場解説講座,親眼了解居民的無奈和憤怒,因各種原因,官員一時三刻未能對雙重收費和三無大廈如何處理等落地問題進行直白解釋,令市民對政策成效產生巨大疑問,除了個別官員失言外,我相信大部分有關官員也可能對市民的反應感到莫名。
畢竟實施垃圾徵費的國家地區本就不多,香港人能參考的資料有限,環保意識一向薄弱,突然間要市民改變習慣,自然抗拒。放眼全球,垃圾徵費政策從實施到取得成效都需經歷漫長時間,大家也知道改變一個人從來也不易,更何況是一直以急速節奏生活的香港。即使一向嚴守紀律的日本,也經歷了整整十年才可成功令人均垃圾產量下降。
當然理解立法原意十分之好,對香港以至全世界的環境也是天大好事。香港作為高速發展的國際金融中心,垃圾產出不斷增加,增速之快令堆填區和焚化爐也逐漸吃不消。所以源頭減費和用者自付自必然是治本之法。從環境保護署公布的2022年香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可以得知,本港每天人均垃圾產量約1.5公斤,不僅遠遠高於鄰近地區(台北的0.37公斤和東京的0.89公斤),也沒有達到政府十年前提出的10年減廢目標(0.8公斤以下)。
但可惜的是,現時回收配套不足,垃圾分類教育亦不普及。垃圾分類看似簡單,個中細節不少,隨時辛水辛汗浪費工夫。回收設施方面,成效不錯的「綠在區區」,在全港社區回收網絡只有約180個公共收集點,平均約4萬人共用一個回收點。而處理廚餘的回收機更少,有廚餘回收設施的公共屋邨只佔約四成,當中香港人有三成固體垃圾為廚餘,足夠與否可想而知。各類回收點均遠遠不足下,市民好不容易做好分類又要千里迢迢拎著垃圾走去回收點,加上現在經濟不景,零售降級,股樓不振,回家後也要時不時為垃圾而傷腦筋,市民豈有不生氣之理。
垃圾徵費是香港加強環保的第一步,然而香港絕不能單靠垃圾徵費就可實現這一宏大目標,往後也需一併加強垃圾分類和回收的教育,多建回收點,同時官員應盡力保持耐心去向市民特別是長者解釋。除了垃圾徵費外,4月22日也會開展禁制即棄塑膠,市民想必會為各種新政策可能帶來的不便而煩燥。只要當市民感受到官員的用心,才能真正配合政策,達成減癈環保的宏大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