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1-04-08 04:30:00
日報

被遺忘的文學副刊孤本

分享:
這本《文庫》是孤本,它是《工商日報》1931年至1932年的文學副刊𢑥集成冊。

這本《文庫》是孤本,它是《工商日報》1931年至1932年的文學副刊𢑥集成冊。

《文庫》下冊第一期(總第303期)介紹尼采哲學。

《文庫》下冊第一期(總第303期)介紹尼采哲學。

黃俊東手書函件介紹《文庫》孤本的重要性。

黃俊東手書函件介紹《文庫》孤本的重要性。

香港以前經常被標籤為「文化沙漠」,其實香港不是沒有文化,而是很多文化資產沒被重視,被埋沒了。舉例說,90年前香港《工商日報》的副刊《文庫》,長期在介紹西方的最新文學和政治思潮,內容媲美當年上海高質素文學雜誌。可是,《文庫》像過眼雲煙,不留半點痕跡。

著名書評家黃俊東,五十年代在中環舊書攤撿到一本厚厚的《文庫》文集,經他介紹,才知道當年香港《工商日報》副刊已是那麼前衛。黃俊東把《文庫》珍藏了60年,2012年交給新亞圖書公司拍賣。筆者在拍賣前預展翻閱了《文庫》,發現當年(1931年)已有文章介紹尼采哲學、蒲魯東研究、現代西洋戲劇概論等等;更加吸引我的是黃俊東附送一份6頁紙親筆信函,介紹發現這本《文庫》的來龍去脈,經過高價競投,東叔這本至愛歸我所有。

adblk6

事後東叔知道他的寶貝落在我這個書蟲手上,也算託「孤」(孤本)成功,大家相約見面,他補送我一函。東叔在函中這樣寫:「1931年香港《工商日報》的副刊《文庫》合訂本是一個孤本,這是一部絕對罕見的合訂本。它並不是出版來賣的,而是編者編成巨冊,作為檢視和參考之用,任何藏書庫均無此冊的收藏,並且見過這個副刊的讀者亦未必多。畢竟是一九三一年出版在日報上的副刊,而這個副刊所刊登的文章,都是很現代的,它與當時的上海文壇所登的外國文學水準差不多,在當時十分前衛。我們常聽人評論香港文學很落後,但讀了文庫上的文章,你會想到七十多年前香港的報章,竟然已在介紹歐美最時尚的文學和思想呢,可見此冊異常珍貴。我已退休,不想埋沒史料,故讓有緣人得此冊而加以利用,那就很理想了。 」

看過這孤本《文庫》的人不出幾個,書評家許定銘是其中一位。《文庫》的作者很多是用筆名撰文,一般讀者看不出作者的身份。黃俊東和許定銘都是「辨認」文章作者的專家,好幾個作者身份給他們辨認出來。東叔發現著名翻譯者麗尼有譯文在《文庫》上發表,故一部分稿件可能是從國內約稿,不少文章內容與當時的上海文化界風氣頗相近。這冊《文庫》是從605頁至1180頁為止,期數由303期(1931年8月11日)至590期(1932年9月30日),是合訂本的下冊。筆者到香港中央圖書館翻查《工商日報》舊報紙,確定了《文庫》第一期刊登於1930年7月21日,當天《文庫》頭條是袁振英介紹托爾斯泰的社會思想。《文庫》編排是大型雜誌形式的三欄,每期兩頁約刊登四篇文章,第一頁左下角有目錄,文章較長則分多天刊出。黃俊東相信這本合訂本很可能是該刊編輯袁振英,把自己所編副刊結集而裝訂成專集,全世界僅此一本。

adblk7

許定銘從作者群辨別出幾位作者身份,例如魯衡,他是活躍於二十至三十年代香港第一代新文學作家,年輕時曾在美國當苦工,因嚴重風濕病致癱瘓。和魯衡同期的《文庫》作家,有詩人黎學賢和文社「島上社」成員陳靈谷。《文庫》作者之中,有兩位較為人熟悉,他們是「望雲」和「羅西」。「望雲」是寫偵探小說《黑俠》而紅透半邊天的張吻冰。「羅西」則是四九年後寫《一代風流》五部曲而聲名大噪的歐陽山,《一代風流》第一卷《三家巷》更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民俗學家黃石也是《文庫》的作者。黃俊東和許定銘都說,《文庫》是三十年代初期水平相當高的文學副刊之一;黃俊東更認為《文庫》是香港文壇真正有新文學的開端,它連續出版了近600期,在推動新文學發展上應該發揮了不少影響力,但幾十年來很少人提及《文庫》這個文學副刊,確實可惜!

adblk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