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開始頒發的香港青年服務大獎,旨在表揚願意為香港無私奉獻、以服務香港為己任、持續熱誠投入,而年齡介乎18至35歲的青年。五屆共有27位得獎者,按他們成立社創項目或參與服務的性質和原因可以分為四大類。當中五分之一得獎者不被先天缺陷撃倒,反而勇敢面對,主動幫助其他有需要人士,彰顯看似是無能者的大能。另外五分一是運用專業知識或工作扶助他人,包括醫護、法律和建築等。這兩類得獎者或是突破自身弱點,或是發揮自身長處盛載他人。
至於其他得獎者可形容為「平凡中的不平凡」:五分之一得獎者以教育或培訓方式,讓受惠者明白:一個人可達到之境,應該能超越自我掌握的範圍。餘下的五分二藉社創項目應對不同社會議題,包括少數族裔、沉迷上網青少年、基層婦女、高齡化社會及環保回收等。在青年服務的範疇,社會創業者較其他類別(教育工作者、培訓人員、專業人士及逆境自強者)更多,原因是社會創業沒有職業和專業資格的限制,人人都可以是社會創業者,而所針對的社會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方式亦不受限制,視乎社會創業家的專注範疇而異,因此數目較多亦更多元化。
今年獲獎的五位青年社會創業家所創立的社創項目或社企,正反映這種多元性質:愛同行提倡種族共融,與少數族裔青年一同設計及組織本地文化導賞團,培訓他們成為大使帶團,提升他們的能力和自信;網‧想‧正‧指導沉迷上網青少年及早規劃未來,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如作息定時)及學習態度(如勇於發問、發言),助他們由線上世界回到真實世界體驗生活;微型森林藉提供藝術設計的培訓,協助弱勢婦女發展潛能,成為「設計師媽媽」,以及在企業培訓計劃擔任導師,從而建立自信;歷耆者讓公眾特別是年輕人,體驗長者因年老而産生的身體變化導致在日常生活中造成的不便,從而推動關愛長者文化、長幼共融;木一番提倡環保,藉回收、翻新、設計及升級再造,令木材由廢物變成特色家具。
現時社會上有不同資源支持社創發展,讓社會創業家,包括離校不久的青年,都可以在約十年內創立及發展社創項目,由醞釀、孵化、開辦、收支平衡、到擴大規模、在社會效益上做出成績、得到認同及嘉許。社創項目得以成功的原因有三:首先,單人匹馬就可以創辦社創項目,可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範疇。工作等於興趣,迎合了後物質時代年輕人的人生觀。其次,社創注重以人為本的賦權方式,以及講求以新點子帶來更佳成本效益的創新發展模式,都是社創工作環境吸引人之處。最後,社創項目追求的社會效益兼顧量與質,較容易籌募經費和獲得支持,因此得以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