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取我棄,素來是自己的穿衣左右銘,當年人人搶買初代YEEZY潮鞋、adidas NMD,因緣際會下「入坑」New Balance,2020年香港潮民狂搶327、992、2002R,唯有另闢蹊徑,選擇以MIZUNO的Wave Prophecy 8為替代方案。同一例子,還有「深水埗文青」日夜瘋狂吹奏的:都会感(City Style)。
究竟都会感中的City Boy是甚麼?普遍都會將它理解為日本《POPEYE》所定義的七十、八十年代美國都會男孩風格,但亦有另一派指出,City Boy一詞不但早於1940年代小說《City Boy:The Adventures of Herbie Bookbinder》出現,更據說19世紀末美國Wild West西部時代,City Boy是對牛仔移居到城市後的稱謂,並不是單純因《POPEYE》以「magazine for city boys」作為雜誌副標題,透過美式休閒服混入運動、Hip-Hop、Worker等元素的七十年代時裝風格。
對於香港人習以為常的一窩蜂文化,老實說從來摸不著頭腦。曾幾何時滿街裏原宿潮Tee風光不再,變成排瘋薯、貢茶,再由隱世拉絲紫薯和海底撈變成黃藍分明,Come On James,跟㗎仔風搶+J之前,可唔可以了解下自己買緊乜,而不是撻出一句「反正我識佢老鼠咩」,只會突顯你的井口有幾窄。同樣地,都会感(City Style)提倡的衣著風格,絕對不是加件所謂的「馬甲」就是City Boy,而City Pop神曲亦絕不只竹内まりや的《プラスティック・ラブ(Plastic Love)》一首!
至於City Pop的出現當然與City Pop有關,1976年《POPEYE》及BEAMS同年創業,兩者不約而同將美國文化帶到日本,繼而音樂界亦將J-Pop結合當時美國盛行的R&B、Funk及Boogie元素,不但是日本流行音樂的里程碑,同時更傳入香港,最具代表性莫過於陳慧嫻的《跳舞街》以及林憶蓮「都市觸覺三部曲」。只因9m88翻唱《Plastic Love》就將此曲捧上神枱,老老實實成件事都真係得啖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