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赤因產出少花費多而起 加關稅無濟於事](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_webp/public/2025-02/06-02.jpg.webp?itok=gCowOAku×tamp=1739196182)
貿赤因產出少花費多而起 加關稅無濟於事
美國之所以會貿赤居高不下,基本原因是自己產出少花費多,單憑增加關稅是無濟於事的。要真正解決貿赤問題,唯一可行的方法,是增加本地的產出,或減少本地的消費。
第二次大戰後,美國的製造業曾經非常發達,產品行銷世界各地,當時根本沒有貿赤問題。然而,隨着服務業與金融業的蓬勃,美國很快把經濟發展的重點從製造業轉移至回報更好的服務業與金融業。
美國人在服務業與金融業取得更好的回報後,當然會增加消費,過更美好的生活。產出少了,消費反而增加,怎能不出現貿赤?不過,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何樂而不為?所以美國人一向視貿赤為無物,聽之,任之,並沒有努力加以改變。
直到近年,美國人發現,自己放棄製造業,本沒有甚麼損失,卻造就了中國的冒起,威脅美國的一哥地位。所以才企圖用加重關稅的方式,制約中國製造業的發展,只可惜為時已晚。
因為,中國的製造業已發展得十分完備,技術大幅領先,性價比的競爭力在國際上難逢敵手。美國不買中國的產品,自有其他買家捧場。即使美國成功逼使其他國家也不買中國貨,但由於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經濟亦可以憑內循環不斷地取得進展。
美國及其盟友若然堅持不用中國的先進產品,如5G通訊設備、光伏太陽能板、電動車、DeepSeek AI等,只會自我孤立,進一步被中國拉開領先距離。
特朗普剛上台,美國人可能還會縱容他胡作非為一段時間;但很快他們會發現,加關稅雖可以令中國很傷,卻傷不致死,反會逼中國轉向內循環與開拓更多的發展中國家市場,以後盡量減少依賴美國。
相反,美國和中國脫鈎後,結果只會是害人終害己。加關稅的重擔,不會只落在中國的廠家身上,總有一部分會落在美國的消費者身上。這種由進口帶來的通脹,非加息就能解決,因為加息只能減少人民消費,影響美國人的物質生活。中國產品如果已不再倚重美國市場,將毋須因美國人消費能力下降而減價。
無疑,美國在科技上領先的領域很多,若是限制那些知識產權仍掌握在美國手裏的先進產品輸華,無可避免會對中國造成沉重的打擊。然而,中國並不打算因此而向美國屈服。中國將咬緊牙關,走自己獨立發展的道路。
中國人的教育水平已大大提升,中國人的聰明才智已有更好的發揮基礎。DeepSeek的出現已充分證明,美國的封鎖不但不能制約中國的發展,反會逼使中國另覓創新方向,以獨特的成就叫美國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