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運動員在東京奧運創下歷史佳績,令全城陷入體育狂熱,Google公布的「2021十大熱搜本地話題人物」,就有六位運動員上榜。特區政府承接東奧氣氛,在《施政報告2021》提出「推動體育專業化、產業化」的願景,不過有調查發現,儘管奪下六面獎牌,市民對香港體育長遠發展前景的評價依然一般。
有團體的調查指出,受訪者對「香港體育發展前景理想」及「喺香港做專業運動員有發展空間」的平均評分只有5.32分及5.46分(0-10分)。近一半受訪者在做運動上沒有消費;若有消費的,則是集中於購買運動服裝和運動鞋;而最令人擔憂的是,主要觀看「本地體育賽事」的受訪者只有3.7%。以上數字反映市民在投入體育事項上不太活躍,運動消費類型亦較狹窄,可見現時的基本環境不利於「體育產業」發展。
「體育產業」的概念指商界與體育機構合作,共同擴展效益,將體育發展成具規模且可持續的產業。以「英格蘭足球超級聯賽」為例,單單一項賽事的零售、門票收入、轉播費及餐飲等元素,就為英國經濟貢獻約800億港元。而香港體育相關活動在2019年佔本地生產總值2.1%,約590億港元,主要集中於體育設施的運作經營(包括教育)、體育支援服務及其他活動(如博彩及體育設施建造)。與外國成功例子相比,本地的體育產業比較單一;長遠而言,業界需要吸引商業資源,轉化收入成運動員的薪金,作培訓及科研投資,使運動員的生涯得以持續發展,才能建立成熟並穩定的產業。
除了商界的資源外,「普及化」都是推動「體育產業」的重要基石。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一直致力提供康體服務,積極推動「普及體育」,為不同年齡人士及體能各異的市民引進各種新興運動;在2009年及2015年分別開辦「手綿球」和「健步足球」兩項適合中年人士的服務及課程,如同1891年美國青年會發明籃球一樣,旨在令不同階層的市民可以平等地接觸運動,享受運動樂趣。
本會在鼓勵「全民運動」方面不遺餘力,推出「運動友善計劃」,提醒企業及團體關顧僱員的健康和身心需要,並設計出一系列動靜皆宜的康體運動及工作坊配合,達致員工與公司雙贏的局面。而位於葵盛的新界會所更將歷奇樂園開放予公眾體驗,讓大眾能於市區親嘗六十米飛索及玩蜥蜴攀爬牆的滋味,從身、心、靈三方面放鬆,令運動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達致「全民運動」的目標。
無論是甚麼類型的運動,都需要從吸引大眾參與,到支持本地運動員的各層面做起,以持續吸引資金及體育人才。若香港長遠要增強在體育層面的競爭力,必須建立成熟的「體育產業」鏈,突破商業模式的瓶頸。希望東奧熱潮過後,仍能保持良好的社會氣氛,令本地能孕育更多職業運動員,跟世界趨勢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