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跨境司機接連染疫,導致本港綠葉蔬菜難覓,筆者只好挺身而出到屋苑唯一超市購買水耕菜。筆者手持兩包羽衣甘藍前往收銀處,尾隨排隊的年輕爸媽搖頭輕嘆:「有機菜一包這麼少,要吃多少包才可以護目?兩姊弟新年前已進行網課,每朝都要盯住屏幕……」「愁眉媽媽」身旁的「虎」爸答道:「留家抗疫的小學生缺乏運動!雖然看了北京冬奧賽事後他們也活躍起來,但難道要拿我的地拖『擦』冰壺、在窗台『短道速滑』嗎?」我完全理解這份無奈,活躍好動原是兒童健康指標,但第五波疫情卻令兒童再度失去「鵝悶在殼習,鵝悶載升帳」(春田花花幼稚園校歌)的校園時光。更甚的是,體育及娛樂處所關閉,讓精力無限的兒童缺少周末「放電」的機會。相信家長們都在苦惱,如何在有限的居住空間下滿足子女身心健康的需要。
雖說長期留家抗疫是一種折磨,但同時卻造就不少以科技緩解壓力、重整運動習慣的人工智能運動程式。這些程式可以充當健身教練,輔以教學影像進行體能訓練。兒童雖然普遍不抗拒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體驗,但專注力卻不及成年人,父母該如何善用電子運動科技呢?
雖則透過屏幕配合在家運動已是新常態,但家長作為子女的重要把關者,除控制使用時間外,更要留心活動質量。人工智能技術追得上兒童爆炸性活力,卻不可取代家長的陪伴。本港衛生署根據世界衞生組織建議,提醒父母篩選電子屏幕活動可考量3C原則:按照孩子(Child)的個別情況,為他們提供合適的環境(Context),並協助選擇較優質的內容(Content),以配合子女成長階段的特質,不鼓勵單靠電子奶嘴疏導子女被抑壓的情緒。
疫情反覆打亂社會日常,親子活動諸多掣肘,兒童留家學習枯燥乏味。本會一直關注受眾的身心靈健康,故與初創公司合作,提供免費下載及試玩全新體感教育應用程式Luca & Friends,鼓勵會友體驗人工智能運動,重塑健康生活。參加者不僅可與遊戲互動,更可以透過親子合作跳高蹲下迎接任務,跟上強烈節奏四肢並用闖關,出一身汗,促進多巴胺分泌以便擺脫愁眉。尤其4至8歲的兒童尚未完成視覺發育,該程式中顏色鮮豔的遊戲較易吸引他們的眼球,可同時訓練感知和辨認顏色能力。程式內容中所包含的STEM元素,更可進一步作為子女網上教學的補充劑。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在社會服務中應用創新科技,不僅可擴闊疫下家庭活動的選擇,更可關顧受助者的切身需要。憑藉舉家不分長幼投入電子運動訓練,維繫感情,期望困境中可為大家增添快樂回憶,消解抗疫疲勞。最後提醒讀者忘我跑動跳躍的效果震撼,小心不要惹來鄰居投訴啊!
如欲了解詳情,請瀏覽本會網頁:
https://ima.ymca.org.hk/zh-hant/lucaandfriends 。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助理事工發展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