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11月11日,對新中國人或很多香港人來說,這是光棍節瘋狂購物的日子,但事實上這天也是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死難者的和平紀念日,在香港以至世界各地也有紀念活動。1999年起,香港的和平紀念日則同時紀念二次大戰的死難者。
因為和平所以大家可以購物?兩件事拼在一起是什麼的概念?
香港政府近年愈來愈低調處理和平紀念日,活動亦由官方變成民間主辦,自2014年起,特區政府更將每月9月3曰定為抗戰勝利日,高調紀念,並有意無意間將1941年12月香港抵抗日軍的18日戰爭與內地8年抗戰扯在一起。
事實上,香港保衛戰在世界各地歷史上是太平洋戰爭的一部分。
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大平洋戰爭,偷襲珍珠港。4小時後,日軍即入侵空襲啟德機場,只是由於時差關係,人們才以為兩者相差了一天。香港當時是英軍在亞太區的戰略重鎮,而勝利後官方和民間一直以太平洋戰爭之一稱呼這場戰役。
到了今天,剩下的官方稱謂不多,最顯眼的是《香港太平洋戰爭紀念撫恤金條例》 以及根據條例設立的香港太平洋戰爭紀念撫恤金顧問委員會。
歷史因政權而改寫是常識,數年後此條例委員會也會改名叫抗日戰爭甚麼甚麼吧。
(相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