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六年元旦至今才兩周,出人意表的膠聞膠事已經一籮籮。先有李波失蹤案越鬧越大,吳亮星一心想護航但幫倒忙,話人去嫖妓的言論搞出個大頭佛,累埋TVB報導失實收八千多宗投訴;多國政府表態對中國涉嫌跨境在香港執法感到不安;延伸至港人劇增續領BNO潮等,看來港人真的不太聽話。再加上中證監 於一月一日才實施的「熔斷機制」,國內及香港股市開市四天就跌足四天,終於要在一月八日暫停此機制後股市才穩定下來,但中港股市已合共蒸發近十萬億元,唉!這天文數字再多自由行都補唔番,香港人又點可能唔心寒,隨著你走呀。
以上兩件國際大事,一是尊重法律操守上的問題;二是自由經濟經驗上的問題,兩者都已成為近日間的國際話題,已構成國家不少的壓力,相信這刻無論是中央政府、外交部、中證監、中央政策組、西環、甚至幫李波拍片及或負責「熔斷機制」的哥兒們都十分頭痕,未知點收科!
大伙兒正在忙著應付之際,被視為下屆特首熱門人選之一的梁錦松先生,又無啦啦在一個教育論壇上,表示支持普教中,又指「唔係個個母語都係廣東話㗎嘛」,隨即引起廣泛爭議。(注1) 正所謂看風駛艃,就算是有任務在身,想淡化香港本土色彩,都先看看近期環境是否合適才發言,但偏偏又再火上加油,搞到越來越多民眾,為捍衛廣東話及爭取言論自由的權利,以不同的方法表達不滿而發聲。
例子如早前因「網絡23條」將立法,而在頒獎禮中說出「無論嚟緊嘅日子,我喺壁屋、小欖、喜靈洲,定係芝麻灣,無論係一次、二次、三次,定係N次,我都會堅持創作我嘅廣東歌詞。」的填詞人黃偉文;在同一個頒獎禮中,唱出新歌「我是廣東歌手」的林海峰;或林子祥的新作「粵唱越響」,都能反映出我們一眾土生土長講廣東話大的人,對本土文化的堅持、及感覺在被強行消失中的香港,才作出的小小回響,希望北方大人體察民情,了解港人所需,給我們適量的自由度及自主權,明白其實我們是愛家而非叛國、我們是捍衛本土文化而非支持港獨、我們是爭取自由創作而非用來顛覆國家,別因為一些唱衰香港的報道而誤解了我們,家園都亂糟糟仲邊有精神去談國家大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