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15號晚,我和家人在家中觀看直播的香港電影金像獎,到最後階段時竟看到印度巨星阿米爾汗頒獎,我們整家人也十分興奮,因為自從在2009觀看了「作死不離三兄弟」電影後,開始認識阿米爾汗這男主角,直到2017年再看由他主演的「打死不離三父女」,對這位仁兄真的佩服萬分,在這專欄我有寫過這部戲。
到近日再一次看他的新戲「打死不離歌星夢」,進一步令我迷上這位巨星,他除了做製片外,竟扮演一位流行歌手,這套戲的內容比較以往簡單,但阿米爾汗的功力把一些社會議題在簡單的故事中爆出火花,「三父女」和這套戲都突出了印度女性的悲哀,父權至上的殘酷,在戲中,女主角和她母親的片段實在賺人熱淚,尤其在壓軸戲中兩母女擁抱的情景百分百催人熱淚!
回顧我們香港的電影,我沒有看到把社會議題包裝到極其商業元素的本地電影,在賺錢之餘又能令觀眾對社會不公的現象醒覺起來。近來在香港上映的電影有不少的資本來自內地,所以在戲內必定要有內地明星助陣,真正由香港人出資拍些香港電影真是買少見少。
難怪當古天樂獲得最佳男主角時,他在台上表示「香港人要團結」獲得不少掌聲。而黃秋生更在台上問不知下屆還有沒有香港電影,他一針見血反映了當下香港電影的困局,更間接駁斥了成龍早前在北京出席政協會議時的言論,在回應香港的記者問香港電影業的發展,他表示「只有一種電影,叫『中國電影』,香港電影也是中國電影。」
這番話導致影圈內爭議不少,當然被人感覺為黃絲的黃秋生更趁金像獎頒獎中暗諷成龍。我認為假若將來所有香港電影皆由內地資金支持,這會是十分可悲的,我們香港的創意文化會被窒息,電影絕不能觸及敏感議題,正如阿米爾汗可以在印度拍些暴露印度國家的缺點,但我們香港電影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