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中港兩地播出的電視劇《新聞女王》由於題材具新鮮感,女主角佘詩曼深受觀眾歡迎,瞬即捲起熱潮。除了在香港收視高外,在內地的口碑、討論度都有很高熱度。
《新聞女皇》其實在未播前已醞釀熱潮,原因是以新聞機構作主題無論在中港都不是經常出現,偏偏可供發揮空間又很多,具色彩的行業背景加上戲劇化的發揮,可塑性非常大。
在西方,新聞機構和記者被喻為「第四權」。「無冕皇帝」權力大,自然有人濫用,就如英國權威的英國廣播公司(BBC)記者被指偽造銀行文件,以取得已故王妃戴安娜(圖)的信任,最後做了轟動全球的獨家專訪。這種有違新聞誠信的做法是造成戴妃日後不幸汽車意外身亡的原因之一,其誇張和曲折甚至比很多編撰出來的橋段更戲劇化,卻真正存在於現實生活中。
西方崇尚言論自由,同時孕育出煽、色、腥的新聞風格,故此外國以新聞機構或主播做主人翁的電影或劇集較多。香港的新聞意理接近西方,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下成為香港特色之一,可拍出內地不同的風格和特色。《新聞女王》甫上架,在內地迅即摘取7.9的豆瓣開分,成為近年港劇最高的評分、微博話題超過5億閱讀量、燈塔專業版統計網片市佔率高逾7%,顯示這方面的題材有條件成為內地受歡迎的行業劇種。
按照國家的發展方向,香港其中一個產業重點,是成為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當中戲劇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港劇從製作資源上很難和內地匹敵,反而在素材上可以有本身獨特的定位,令到香港製作可以在激烈的競爭中佔一席位。《新聞女王》的成功,是多項因素配合而成,各種條件不是輕易可以湊合在一起,要令這些有利因素壯大起來,當中實在需要好好珍惜,不斷細心的加以呵護和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