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8-11-07 06:00:00

Queen 令我聽見永恆

分享:

 《Bohemian Rhapsody》未必是好電影,卻肯定是好睇的電影。都係嗰句,這一篇不是影評。

 

那一晚,觀眾不多,坐在我隔籬不遠處的是一家三口,Daddy + Mommy + Daughter。Why咁留意他們?因為他們遲了近10分鐘入場,入場時電話又閃又響,Daddy被迫走了出去聽電話。然後,當畫面交代私人助理Paul忍唔住一嘢咀落Freddie時,Daddy突然發出一聲驚呼。這下驚呼,之後還出現了兩次。

散場,我同呢家人步往同一方向,期間聽到Daddy好感慨咁同Daughter說:所以話千祈唔好搞基!

我不知道這一家三口是基於甚麼理由入場觀看《Bohemian Rhapsody》,更不會知道他們是否聽過Queen任何歌(又或至少知道塵世間有這麼一隊Band),但Daddy那三下驚呼+嗰句觀後感,令我有理由相信電影讓佢接收到的大概是:Once Upon a Time,有個在機場打工、同老竇唔妥的哨牙後生仔,唔覺意夾了Band,又唔覺意紅咗,紅咗之後一意孤行,堅持製作隨時商業自殺的歌曲……明明娶了個靚老婆,但自從被私人助理咀咗啖後,竟然發現自己是基佬,於是成為基佬,而且是一個睇唔起隊員的基佬……結果,這名基佬確診愛滋,找回隊友,認錯,並坦承自己患了世紀絕症不久於人世;(娶晒老婆的)隊友重新接納他,共同參與了可一不可再的Live Aid,但最後,他依然死於愛滋併發症,That’s All。

我說《Bohemian Rhapsody》未必是齣好電影,因為當中存在太多為營造戲劇感而擺明同事實不符的改動,這些改動(例如Freddie話要單飛,順便數臭三名拍檔),容易令不認識Freddie或Queen的人(例如嗰個Daddy),產生不恰當甚或錯晒的聯想。

至於說《Bohemian Rhapsody》肯定是一齣好睇的電影,原因是:在那兩小時十五分鐘裡,我真的起了無限次「感動的雞皮」:由一開始聽到《Killer Queen》,到Freddie彈出《Bohemian Rhapsody》那段鋼琴前奏,到他們匿埋鄉郊大屋禁閉式錄製這一首經典歌曲,到Brian May基於想同樂迷互動而想出《We Will Rock You》,到John Deacon懶理隊員互寸自顧自彈出《Another One Bite the Dust》那段Bass前奏,再到最後20分鐘把Queen當年在Live Aid的經典表演重現——聽著Freddie唱《We Are The Champions》,我真的感動到想大聲爆句:正呀XXXX!(XXXX是甚麼?當然不會是恭喜發財)

自問不算是Queen樂迷(我定義的樂迷是指至少擁有樂隊九成Album,了解大部分歌曲主題,兼對樂隊發展如數家珍),我認我只買過他們兩張專輯一張精選,但看著電影裡那個假Freddie(以及經過加工改造的故事),我依然感受到一種力量,一種來自搖滾的純粹力量——這種力量,只能意會,不能言傳(接近一種宗教體驗),唯一可見的生理反應就是那些Keep住冒起的雞皮——我絕不是因為知道、清楚、了解Freddie唱緊乜而感動得起雞皮,而純粹是他的歌聲+Brian May的結他聲+ John Deacon的Bass+Roger Taylo的鼓聲所結合的聲音令我雞皮湧現。聲音明明已成過去(正如那場Live Aid已成過去),卻穿越了時間的區隔,令現在的我Keep住起雞皮。

我諗,這就是永恆。透過Queen,透過Freddie有限的生命,我聽見永恆。

adblk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