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5-12-02 16:30:00

TSA問題根深柢固 不如及早抽身

分享:

特首梁振英論述土地問題時,不時以五歲小朋友的提問作為引入,日前卻有八歲小朋友現身立法會公聽會上,抱怨每日連一小時運動時間也沒有,詰問政府為何沒有想辦法改善,未知梁特又有否傾聽這些孩子的心聲?「全港性系統評估」(TSA)實施十年以來,早已異化,大量家長現身公聽會,提倡取消小三TSA的社交網站專頁,至今已有逾四萬人支持——此為民意,政府應及早取消小三TSA,檢討香港教育制度的畸形發展。

 

始於2004年實施的TSA本屬「低風險評估」,目的是以相對客觀的系統,評估學生的中英數基本能力,以助學校因材施教。現實如何?公聽會充斥學生的辛酸史,有孩子質疑自己的生存意義是否為了做功課。不止一間小學的校長公開表示,教育局官員以「TSA成績欠佳」為由向學校施壓,間接導致學校為提升TSA成績而操練學生的答題技巧,亦有退休小學教師發現,近年的TSA試卷愈出愈深。歸根究底,操練文化的始作俑者,實為以TSA成績向學校施壓的教育局,官員反而將問題推卸到校方及家長之上,實在本末倒置。

 

TSA遠離初衷,不再是為了評估學生的能力,而以操練試題的方式催谷學生,有如揠苗助長,結果不止令孩子失去學習意欲,更會損害孩子身心健全發展。吳克儉及不同建制政黨曾經將TSA問題歸究於個別學校的操練手法,堅稱毋須取消TSA制度。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教協於2011年起三度就TSA制度進行大型調查,一致顯示TSA為師生帶來巨大壓力,連小一學生也要補課,業界傾向廢除TSA。

 

局長吳克儉任內外訪逾廿次,筆者便以他曾到訪的芬蘭為例。芬蘭的學生直至高中之前均毋須接受標準化考試,學生在課堂間有十五分鐘休息時間,每年平均上課時數約為六百小時,反之已發展國家的最高上課時數可達逾千小時。教育貴乎啟發孩子的學習興趣,並非將他們改造成一板一眼的機械人。TSA演化出根深柢固的問題,扭曲的教學手法行使多年,與其推出治標不治本的小修補,不如果斷斬去已然腐爛的制度,考慮是否有必要為小至八歲的學生作統一評估。教育變成量化,孩子的能力以死板的數據為標準,就算再成立十個創科局,香港的下一代也不可能產生富有創意的人才。

adblk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