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積極推廣中華文化和歷史,鼓勵發展國家歷史旅遊,以增進廣大市民對國家歷史的認同,弘揚和傳承愛國主義精神。筆者以為,香港近現代歷史是國家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密切相關,從未脫離,並與傳統中國文化相互輝映。將傳承國家歷史文化與發展本港國家歷史旅遊有機結合,將更具地域特色、說服力和感染力,更能起到良好的愛國主義教育效果,同時,也有利於地區「無處不旅遊」和國家歷史遊的深度發展,相得益彰、相輔相成。
事實上,香港國家歷史長期被港英殖民統治政府淡化,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共產黨依靠廣大民眾英勇不屈革命抗戰、共救國難譜寫的一曲曲紅色詩篇鮮為人知,即使香港生長的廣大青少年一代也少有聆聽過這段革命歷史。
以元朗為例,十八鄉楊家村適廬的主人楊竹南曾將其大宅做爲港九大隊元朗中隊長期抗戰的據點。日軍抓捕楊竹南入獄,用各種手段威逼其說出遊擊隊的下落,老人家高風亮節,始終沒透露。適廬還是「抗戰最偉大搶救——秘密大營救」陸路重要的中轉站。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港九大隊尋找、組織800多名滯留香港的愛國文化精英,將他們先後一批批地經適廬過深圳河,護送安全抵達內地的遊擊區,逃離日軍追捕的死亡魔爪,包括何香凝、柳亞子、梅蘭芳、茅盾夫婦、鄒韜奮等,還包括美軍飛虎隊機師、英國官兵、僑民以及國民黨軍政官員及家屬等,無一人被捕。
此外,元朗的山廈村、潘屋等也都遺留有革命抗戰的遺跡和一段段感人的歷史故事。如能將傳承國家歷史與旅遊這種傳播文化的最佳形式有機緊密結合,將元朗與港九新界其他的革命抗日遺跡和故事串聯,進而連接內地革命抗戰歷史,不僅可以活化再現中國共產黨在香港這片熱土上留下的紅色足跡,更能見證廣大香港民眾每當民族危難時刻都心系國家,與中國共產黨肝膽相照、風雨同舟的民族大義。
期待政府大力支持,文化/教育機構與廣大旅遊業界加強合作,為實現以上目標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