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調查指出,香港有三成人表示過去一年無閱讀印刷書籍的習慣,對於不看印刷書的原因,18歲以下人士更有八成表示「一向都無閱讀印刷書的習慣」。調查機構呼籲家長可以陪伴子女閱讀,自己也應多讀書,成為閱讀榜樣感染孩子。
我認為即使家長與子女共讀,又以身作則,孩子也未必能培養閱讀習慣。我自己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孩子小時候我常跟他們一起讀書,自己又一直有閱讀習慣,家中書櫃放滿了書,而且還訂閱報紙雜誌,但兩個孩子到了中學以後,都不太看書。
另一方面,雖然他們在小學階段被禁絕使用電子產品,但現在使用電子產品時間,還是比閱讀時間多。他們無論做功課還是溫習,都機不離手。現在學習模式轉變了,我們也很難管束,使用電子產品是為了學習,還是遊戲或娛樂。
以往我們從書本上獲取知識,現在書本的角色,大部分都被互聯網取代了。兒子考DSE的時候,自發去讀《論語》和《史記》,但都是在網上讀的。善用電子產品也有好處,他們可以無時無刻在學習,只是不一定在讀書,而是望着自己的電話。
時代轉變了,當發明了汽車後,我們仍可以學騎馬或踏單車,但卻不一定視作交通工具。成年人對於和自己模式不一樣的時候,會看不過眼。我們要成為孩子的榜樣,但不一定是讀書的習慣,而是接納、信任、開放、包容和好學,多讚賞他們以電子產品輔助學習,你會發現他們有很多事半功倍的學習點子。
廣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