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2021-12-16 04:30:00
日報

沒有最好的學校 只有最適合孩子的學校(三)

分享:

上星期分享到我認為好學校應有的重點──包括培養學生終身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有正確的價值觀,提高以及鞏固學生的自信心以及自我形象,提高學生應對逆境的心理質素,培養學生對語言數理的基礎有一定的掌握,擴闊學生的生活視野,通過互聯網及生活體驗,讓學習可以更多元化。

其中兩樣在實行學習重點上我比較看得重的,是學校如何教學,以及學生的功課量有多少。我們年代上小學,都是以老師授課,學生接收的形式去學習。今時今日,學生可以通過很多渠道去學習,書本以及互聯網都是一些非常好的學習渠道。老師的角色可以由主導學生學習轉成為輔助學生學習的角色。這樣學生所學到的可以更多更廣,並培養學生在畢業後能夠繼續有自主學習的能力。此外,功課量亦是一個我認為這是否一間好學校的指標。老實說,若海量的功課,以及過分執著的模擬答案,影響到學生的身心健康,蠶食了孩子從玩樂中學習的時間,甚至父母跟孩子相處的質量的話,這一定是得不償失的。學生自我信心及形象的建立,是通過周圍的人的正向思維,如不斷的鼓勵、做事的滿足感而慢慢形成的。有時我在想,做某些功課是否有其價值。舉例說,你和我現在一星期有多少時間需要寫字?現在的溝通方式已經轉為錄音、打字,那麼十多二十年後會回歸寫字嗎?我相信在未來打字以及寫程式的比重一定多於寫字。好學校要懂得分配學習上的次序,才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操練,讓孩子有更多玩耍、發夢,以至去發掘的時間。那麼,你看見的學校是否在有效地培養孩子,為他們提供良好的根基去面對未來世界的挑戰呢?

下星期會分享好學校又是否適合孩子的學校。

沒有最好的學校 只有最適合孩子的學校(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