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位朋友很久以前已經有能力買樓,但一直沒買。他認為香港的出生率長期下跌,預計樓宇供應將超過人口增長,相信樓價將長期下跌。回歸以來,樓市經歷過兩次明顯下跌,第一次是在1997年至2003年間下跌了七成,第二次是從2021年年中開始,到最近下跌了兩成半,但現在的樓價仍比1997年高位高出四成。
香港人口增長確實放緩,在疫情期間更一度下跌。然而,我認為不應僅憑這單一因素預測樓市長期走勢,有些因素令長遠樓宇需求大於人口增長。首先,隨着人口增長放緩,香港的住戶人數也在下降,導致香港住戶數量增長速度超過人口增長速度。
其次,隨着經濟發展,人們對改善生活的追求也在增加。長期以來,香港人的居住面積比其他先進國家或地區低一半以上,如果能與這些地區看齊的話,對於居住面積的需求便會暴增。
第三,特區政府近年積極引入專才,對於內地或很多地區的工作人口來說,香港仍有一定的吸引力,相信有條件引入新血,彌補出生率下降及移民的困擾,這些新香港人對住屋的需求應該比一般香港人高。
基於以上原因,我不認為生育率下降會導致樓市下跌。我仍然認為買一層樓自住,是健康理財的重要一步。假設用按揭形式買樓,在供樓30年後,即使樓價下跌,樓宇仍是一筆巨大的資產。但租樓30年,層樓仍然不屬於自己,而且還要繼續支付租金。此外,香港的業主通常不太願意租樓給長者。因此,我認為買一層樓自住,仍是理財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