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選舉,兩個以前基本上從未聽過,但最近經常聽到的名詞,那莫過於:「可持續發展」及「碳中和」了。究竟甚麼是「碳中和」?而它與「可持續發展」的關係又是甚麼呢?
以一個通俗例子來說明「碳中和」,就好像一個人吃得太多、太肥胖,知道不能一路放任地吃下去,所以要開始減肥。我們,尤其是科學家們,都知道,地球也不能不受控制地排放二氧化碳,引致溫室效應,所以要減排。人類減肥是要追求一個標準身材,控制體重在合理水平;而碳中和就是讓地球減碳(排放),控制在合理水平,以免引起溫室效應,導致地球以後不再適合人類居住。
至於「可持續發展」跟「碳中和」的關係。我們可以先從聯合國在2015年9月25日通過 《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並訂定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後,在之後當年12月的巴黎氣候協議談起。當時各國意識到,地球溫度愈來愈高,當中最主要原因就是碳排放所引起的溫室效應。如果我們不管理、不限制的話,很快溫室效應會對人類造成毁滅性的影響。所以當時大家同意,要把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革命前的水平,以低於2℃之內(努力於1.5℃之內)。而中國去年已經承諾,到2060年就要達到「碳中和」的目標。
聯合國辦事,都有一個習慣。就是必定要有行動、有跟進,還有量度機制。因此各個簽約國都答應自訂目標,並將這些目標公開,以便大家相互監察;而且每5年提交一份進度報告,好讓全世界也共同監察。這些報告,都會上載在聯合國及各國的公開網站上,大家可以隨時去搜索。
房中大象 - 思思考:
香港土地資源短缺、而垃圾堆填區也快要爆滿了。
思思考是否可以利用焚化垃圾轉為能源?
當然前提是,這個行動碳排放要管理好,最好項目本身就是碳中和。現在其他國家,正在使用多種科技,將垃圾焚化時的碳排減至最低,甚至將碳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