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有好幾單新聞都吸引到我的眼球,看著這些新聞,不禁會想,要在時裝圈繼續有得玩有得留低,遊戲規則得一條:stay relevant。
Thom Browne被收購
Zegna購入85% Thom Browne股份,收購價達5億美元,Thom Browne個人持有餘下15%,留任創作總監。
驟看Thom Browne賣盤的消息,感嘆又少一個獨立時裝牌子,擔心大集團入股,遲下就會狂出二線副線一大拃,將設計師搾乾搾淨為止。但至少這筆交易都算掹車邊近磅,兩個都是西裝牌子,以Thom Browne的前衛型格,Zegna無論怎樣行年輕化路線,幾世都唔會有法子reach到著Thom Browne的目標顧客,現在大手買下,馬上就可以同最cool的時裝牌子並排,立即後生不只十年。對Thom Browne來講,前衛edgy不能食一世,去到某個階段,只能scale up,不進則退。唯望真係稀釋了的Thom Browne,就算生出了幾多個雞精近親,主線都仍然是老火熬製,情況就好似玲姐旗下千萬條吸水副線,至少條主線仲堅守實驗同創新,可慰死忠粉絲一下。
明日黃花戲難唱
Lanvin新任CEO登場,意味著創作總監個位快揭盅,然而品牌之前犯下的大錯能否翻盤(前台灣老闆王效蘭怒炒人見人愛的Alber Elbaz),抑或that ship has sailed,時裝客是健忘的,無論邊位坐上去,都已明日黃花了?
這個Lanvin,就真係有點「佢死佢賤」的感覺,除非真係找Elbaz回來坐鎮(前提是他肯回巢),可能尚且會留意一下,但應該無呢支歌仔唱了;莫講話stay relevant,根本已經out of touch,上手搞砸了一鑊粥,𤓓到街知巷聞,斷估沒有人肯以燒鵝價錢買蔗渣味道吧,當人傻的嗎?現在的Lanvin就是這種味道。
變陣為取悅Gen Z
Nina Ricci任命兩位新人Rushemy Botter和Lisi Herrebrugh來取代前總監Guillaume Henry。二人在Hyères時裝節上取得最高榮譽,又入圍LVMH年輕設計師獎,擺明品牌將走年輕路線,要跟千禧一代及Gen Z接軌。
Nina Ricci也是走這種feminine路線的老牌,可能年資淺一點,歷史感未有如Lanvin般重,但這幾年間換人如走馬燈,無件坐得穩坐得耐,叫人完全摸不著頭腦,對上叫人印象深刻的一位,已是離開了十年的Olivier Theyskens。他作品中的仙氣,跟品牌夾到無倫,評價甚高,卻轉化不成銷售額,典型叫好不叫座範例。之後品牌的命運,跟其遴選的創作總監一樣,就是載浮載沉,不知何日見家鄉。如今要跟Gen Z接軌,談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