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工作期間,生活出現了很多改變。由於和廚房的距離太近,養成了每天吃下午茶的習慣。衛生署和醫管局的記者招待會,也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每天4點半都準時跟張竹君醫生(圖)約會,同時吃一頓下午茶。

4月20日由於沒有新增確診,記者招待會取消了,竟然有點失落。從2月8日開始無間斷的約會,終於要暫停一日。但我也開心這天沒有新增確診,疫情漸漸受控,也替張醫生開心,可以放一日假。但原來這一天,張醫生並沒有放假,還代表衛生防護中心,收下荷蘭駐港領事館送出的鮮花。
平心而論,香港的防疫工作做得不錯,相比一些西方大國,他們的領袖只顧卸責,為連任急於重啓經濟,或佛系抗疫,叫市民有心理準備失去摯愛,香港政府縱有改善空間,無疑更積極進取,也更虛心聆聽專業意見。
但這也不完全是政府的功勞,如果沒有市民的配合,政府的工作也徒勞無功。大部分香港市民願意聽從政府的呼籲,保持社交距離,沒有人因為限聚令或關閉場所而示威抗議,也沒有人因此要求政府重啟經濟而高呼「我不怕病毒」。
當然還有我們專業、勇敢和盡責的醫護人員。香港人「富貴病」普及,本來是新冠肺炎重症的高危族,但香港的新冠肺炎死亡率,卻幾乎是全球最低。每次有記者關心張醫生是否有足夠休息時,她總是說已經比同事好,不欲奪去所有鎂光燈。抗疫的確是很多無名英雄共同努力的成果,市民應保持警覺,以免讓醫護人員白費心機。 廣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