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跟法國結下不解之緣。首先是霹靂舞breaking,雖然起源自美國紐約街頭,半世紀後將在法國巴黎體育館繼續發揮其「和平第一」的競賽精神。旅居美國廿多年,窮而後工的嘻哈(Hip Hop)文化早已是生活的一部分。嘻哈在香港卻從來不是主流,一般觀眾在主流傳媒接觸到的rap music往往十分魚蛋,壁畫當作塗鴉的情況老是常出現,breaking和其他街舞自然亦混為一談。成立《那爛陀》(Band Seven)這個舞團,把真正的breaking文化介紹給香港人,因為今時今日香港年輕人實在需要一個放眼世界的舞台。有舞台,就有對決;有對決,就有勝負。
紙皮當舞台,拯救過無數街童生命的街頭文化,和平對決的battle勝負取決於街頭群眾的掌聲。向巴黎出發,成為不少bboy近年的夢想。從本地街頭到國際舞台,剛剛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奧運積分賽,我們舞團的成員Bboy CPlus和Bboy Four分別取得排名33及60的的佳績。相比他們十多年來的練習,過去一年多我的工作包括:進入本地霹靂舞的圈子並認識他們的breaking文化、招募理念相近的bboy霹靂舞者合作、為他們製作以街舞為主題的節目、替他們找贊助、支持他們到海外比賽等等,目的就是為香港年輕人建立一個放眼世界的舞台。
在建立這個邁向巴黎的舞台的同時,我亦投資了一間定位為casual fine dining的法國餐廳。從集資、搵舖、裝修,到宣傳推廣等都有參與。疫情期間,經營餐廳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相比舞團,餐廳有Olivier Elzer這位法國名廚拍檔打理日常業務。成績如何?沒有街頭battle,更沒有巴黎奧運,開業剛滿一年的Clarence,要多等一年才知道米芝蓮的觀點。行外人有所不知,米芝蓮對法國餐廳的的要求是特別嚴格。跟其他本地餐廳battle,除了最基本的色香味俱全,出品質素的一致性亦非常重要,因此餐廳的品牌需要時間建立。
大教授張五常說過:「我要研究飲食業,有誰願意真誠地告訴我?索性自己開間餐廳,輸點錢就清楚了。」從飲食業到體育文化,我的興趣範圍可能比大教授的還要廣泛。索性自己經營,賺點錢不但清楚了,還有更多餘錢去打另一場battle。
作者為美國克林信大學經濟系副教授、香港大學香港經濟及商業策略研究所名譽高級研究員、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成員
http://www.facebook.com/economics3.0 逢周一、三、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