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將會由明年4月起,把中國國債和政策性銀行債券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Bloomberg Barclays Global Aggregate Index)。加入的過程將在未來20個月內分階段進行。
這是中國在岸債券首次獲納入主要指數,將使在岸人民幣成為該指數中的第四大發行貨幣,僅次於美元、歐元和日圓。此外,相信其他指數供應商亦會陸續仿傚彭博,在它們的指數當中加入中國在岸債券。
當中國債券完全被納入該彭博指數後,中國債券在指數的佔比將由目前約0.6%增至逾6%,預期將帶動約1,40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中國內地債券市場。
由於目前約98%的中國內地債市均由內地投資者主導,因此,指數納入的消息除了利好市場氣氛外,對市場的實質影響暫時有限。
更重要的是,這代表著中國為融入環球金融體系又再跨出最重要一步,彭博此舉令中國債券由「小眾」領域,變成環球投資市場中不可忽視的主流部分。這引證着中國債券市場未來的龐大投資機遇與潛力,相信將吸引海外資金大量流入在岸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