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省市推出連串「保交樓」及鼓勵買家購置住房的措施,對推動住房銷售效果如何,目前仍有待觀察,但措施也帶動內房股股價間歇性出現急升。相反,市場擔心內銀股需面對更多的「政治任務」,對內銀股業績及資產質素構成負面影響,股價反而逐步向下,內房與內銀股價是否反向而行?
繼早前個別省市推出放鬆或取消限購政策後,部分地區亦提出家庭成員之間的公積金互作提取購房,以支持使用公積金貸款購房的首付款項,同時下調個人住房公積金首次置業貸款利率等。但筆者認為政策效果關鍵仍在於內地新冠肺炎疫情、經濟及大眾對民營地產商的信心。尤其經過這輪房地產企業高負債及爛尾樓事件後,買家更注重發展商商譽,負債重的房企所投資的樓盤料較難吸引買家。因此,任何房地產政策的利好消息,只能對民企背景的內房股股價產生短暫刺激作用。內房股繼續呈現分化,即使要買入內房股,也只能趁調整時留意財政實力較強的國企及央企內房股,如中國海外(688)、華潤置地(1109)及越秀地產(123)。
不過,內銀面對的政治任務似乎正在增加,銀行可以按個別城市樓價下降幅度,自行決定下調或取消新發放首套住房貸款利率下限,中國人民銀行於本月1日開始下調首置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0.15厘,連串動作均是偏向刺激首次置業人士購買住房。換言之, 保交樓及刺激住房買家的政策越見效果,內銀可能付出更大的成本。
早前有消息指大型銀行至少新增6,000億元人民幣的房地產領域淨融資。另外,建設銀行(939)公布計劃出資設立住房租賃基金,基金募集300億元人民幣,目標是通過投資房企存量資產,改造為租賃住房,探索租購並舉的房地產發展新模式。雖然300億元人民幣相對於建行的資產規模並非大數目,但該基金款項是用作投資租賃住房的長線發展性質,並非一般的銀行融資業務,建行承擔房地產的政治任務更為明顯。
幸好人行過去透過「三條紅線」等措施管控內銀在房地產貸款,房地產企業高負債及爛尾樓事件對整體內銀貸款質素及業務影響有限。建行今年上半年房地產企業不良貸款率為2.98%,按揭不良率0.25%,工商銀行(1398)在房地產不良率達5.47%,較整體不良貸款比率1.41%為高,但仍屬可接受水平,對內銀來說,現階段除房地產企業貸款外,內地經濟增長放緩,人行多次強調銀行要重點發力支持基礎建設,並強化對重點領域、薄弱環節和受疫情影響行業的支持。這方面對內銀息差及資產質素問題亦不容忽視,雖然內銀估值及股息率均吸引,但相信內銀仍未轉勢,昨只跟隨大市反彈,大家仍可靜待較佳入市位。
作者為駿達資產管理投資策略總監、她本人沒有持有相關股份 逢周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