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股上周五大幅反彈,重返2,500關。(資料圖片)
一夜之間,A股進入了危機模式。
上周五早間,郭樹清、劉士余、易綱,金融監管層三大巨頭突然一起發聲,力挺股市,到了中午,新華社、中央電視台又播出了採訪副總理劉鶴的長篇報道,內容同樣是股市。受此消息刺激,A股上周五大幅反彈逾60點,重回2,500點之上。
雖然劉鶴也談到了民企,但這四位官員的核心話題其實就是我上周談過的:化解股權質押危機。國慶長假後,尤其是上周,指數進入了近乎於自由落體般的連續暴跌中,暴跌與股權質押爆倉形成了類似於2015年股災期間「愈跌風險愈大」的負迴圈。有人做過統計,目前股權質押總市值在4萬億至5萬億元人民幣之間,其中接近平倉線的大概近3萬億元人民幣,和2015年的股災時的槓桿規模相當。從這一點上講,有著2015年的前車之鑒,上周五監管當局出來喊話,試圖斬斷這一負迴圈鏈條的努力值得肯定。
但是,經歷過2015年股災的人都知道,從監管當局開始喊話,國家隊進場,到2016年年初2,638點見底,國家隊投入超過1萬億元人民幣的救市資金,也前後經歷了三輪股災,半年時間才得以緩解,因此,對於這一次的危機,僅靠這四位官員的喊話,能否就此緩解?需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更重要的是,如果說2015年股災是監管當局主動拆槓桿引發,那麼這一次,股權質押並不是導致危機的「因」,而只是不斷下跌後的「果」。近幾個月來A股的跌跌不休,本質上是投資者對當局經濟、外交等一系列政策失望情緒的體現,所以,要想根本上化解危機,扭轉市場情緒才是根本之道。
牆外有傳言說,四中全會有望在近期召開,那麼,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