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顧第二季
回顧今年第二季表現,環球市場跌勢持續。與首季不同的是,第二季出現全方位跌勢,當中首季表現較佳的周期股在次季亦下跌。在季末,衰退交易主導了市場。聯儲局6月議息宣布加息75點子、利率點陣圖預告本月大概再加75點子之際,美國國債息率同時回落。商品如油價和銅價於6月起連續下跌。
隨著市場對經濟衰退預期加深,表現強勢的資源和能源股在6月起也遭到拋售,高度周期性半導體行業股價亦大跌。資源出口國如巴西及出口導向經濟體如南韓和台灣次季表現續受壓,成熟市場同樣失色。相反,東協市場跌幅相對較小。受惠疫情逐漸受控,加上政策支持下,中港股市季末強勢反彈。
在5月份疫情最嚴峻時,內地推出包括貨幣和財政等多項刺激措施,力度之大為多年未見。為保住第二季經濟增速以免呈斷崖式下跌,總理李克強更要求措施在5月前「能出盡出」,並召開十萬人會議,要求地方政府執行和採取有關措施。上述種種因素造就了自6月以來,中港股市跑贏全球主要市場,A股(滬深300指數)、H股(MSCI中國指數)和港股(恒生指數)6月分別升9.6%、5.7%和2.1%,帶動第二季表現。
作者為FSM(香港)投資組合管理及研究部總監。投資涉風險,本文不構成證券買賣招攬或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