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個月前,未生談及富途證券於美國上市的計劃。上星期,富途證券成功配售予機構投資者,在美國以12美元發行750萬份美國預託證券上市,雖然集資規模較當初縮減不少,但集資淨額仍有8,253萬美元(約6.4億港元),現時股本8.88億股,1份預託證券等於8股計算,上市市值已達到13.32億美元(約104.6億港元),以香港證券商而言,市值排名第五,僅次於金利豐(1031)、海通國際(665)、國泰君安(1788)、民銀資本(1141),上市後股價急升,截稿時排名已升至第三。
其實,富途估值仍然非常高昂,以上市時估值及上市後估計帳面值3.02億美元(約23.5億港元),以及盈利1.39億元計算,市帳率及市盈率分別達4.45倍及逾75倍,除被曾稱為泡沫的民銀資本及金利豐外,其實估值較一般同業不到10倍市盈率,以及約1倍市帳率高出不少。除了富途可能是一個泡沫外,也可能因為今次招股規模流通股份較少,股份價格較容易控制有關,除此之外,富途近年的快速增長也有關係。
或許大家都知道,富途的核心客源其實是國內的中產投資者,他們一般都是學識新貴,主要為IT行業,因為所屬公司上市財富驟增,需海外理財渠道並分散投資的需要,這亦反映在創辦人李華的身上。
李華為騰訊控股(700)的創辦員工,後來因騰訊上市及投資致富,加上因香港沒有好的互聯網券商為國內中產客戶海外投資,故千方百計籌資搞香港證券行,最終在2012年成功開業,並獲得騰訊投資而擴張,並成為香港的主流券商之一。
未生在2016年初有感用戶介面遠較其他證券行好,且為貪幾百塊元超市現金券的小便宜,在網友市場先生介紹下開戶,其後好像也介紹了其他人,再賺超市現金券。最初本來也不太願意存錢,後來因為富途需存放10萬元於戶口才有即時報價,加上家庭財務規劃、故交易漸繁。
最初的佣金計算或未有考慮客戶計算結餘,導致帳戶現金變成負數,也留意到富途佣金其實也較高,但後來也漸漸改善。另外,富途總部位置也是非常神秘,名字雖然和中環某一間銀行物業名稱相近,但實際位於上環海味街一座不起眼商業大樓,很多人估計也會走錯。
未生也試過於富途把股票存倉,雖然7天都開門,但非辦公時間只能開戶,不能做提存倉服務,較一通稍差,且由於存倉至賣出時間實在較同業久,其實對此也不太滿意。但由於其客戶服務系統相信是同業間最好的,能夠滿足核心客戶需要,故仍能保持快速增長。
至於購買這隻股票的投資者,或需忍受估值持續下降,或需要幾年時間才令它逐步回復和正常同業接近的水平,所以認為除非買來留念,否則不太建議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