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認為,大灣區的設立,其中的一個理由,是為土地缺乏的香港,製造出一個大後方,例如說,把退休人士安置到那裏去居住,又或者是,讓中港家庭在那裏去團聚,甚至有權貴荒謬到認為,低端人口可以在大灣區居住,每天來香港上班,完全離地到罔顧車費昂貴的客觀事實。(雖然,我原則上支持港珠澳大橋全免收費,反正回不了本,倒不如賣個大方,真正的做到利民,花錢也花得有價值。)
然而,我凡是傾向於逆向思維,我的看法是,也許在幾十年後的未來,大灣區將會成為香港的中心,而我們居住的香港,才變成了低端人口的聚居地。
大家去過外國旅行,都知道有所謂的「老城區」,那裏本來是城市的中心點,好比香港的中環,但由於已被密集發展了,土地現建了大量建築群,一來拆卸將會遇上種種的困難,二來在人口增加後,土地也不敷應用。所以,這些城市也會大力發展「新城區」,從無到有,打造另一個毗鄰城市,慢慢的取代原有的城市。
例如說,英屬印度的首府是德里,印度獨立後,在德里西南另建新都,稱為「新德里」,在我小時候,通稱印度首都為「新德里」,可是日子久了,大家慣了,又把「新德里」叫回「德里」了。在中國,上海有浦東,深圳的中心本來是在羅湖,現在則移到了西部,情況也是差不多。香港的情況,正是符合了「老城區」的所有條件:土地不敷應用,老建築重建困難。要想填海發展新市鎮,也遭遇到強力的反抗。更有甚者,固有權貴勢力坐擁土地,連中央政府也撼動不了。
大灣區正是符合了建造新城區的所有條件,問題只在於,如何解決「香港特別行政區」這塊招牌。
很多人都已經知道,《基本法》沒有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轄區面積,把它劃小,必然有很多人反對,但把它擴大呢?
如果在今天,相信有很多人反對,因大灣區住了不少內地人,但假如20年後,大灣區大部分人口已經變成了香港人呢?再說,再過10年的30年後,已經是2047年,中央政府想要怎樣做,也沒人可以say no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