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21-06-04 04:30:00
日報

林超英與陳劍青的規劃爭議

分享:
林超英強烈建議政府要重新牢牢緊握所有行政權。(資料圖片)

林超英強烈建議政府要重新牢牢緊握所有行政權。(資料圖片)

土地大辯論第二回合,正式開始!

兩年多前的一場土地大辯論,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結論是「多管齊下,同心協力」八個字,我的結論卻只有「規劃失當」四個字。是的,從團結基金到本土研究社,又從伍美琴到我認識的其他學者,不論左右紅藍綠,我們在土地大辯論第一回合得出的共識,是香港土地供應問題源於規劃失當。
 

大辯論第一回合早已結束,香港土地供應問題卻仍未解決。最近政府宣布引用《收回土地條例》,支持大市場的右翼朋友擔心資本主義生活方式不保,擁抱大政府的左翼人士卻埋怨政府有權不用盡。我寫過的《港樓荒源於「規劃霸權」還是「祖堂霸權」?》,還有行家的《「規劃霸權」源於官員自利》和《規劃霸權才是高樓價元兇》等等,都是建基於同一套產權經濟學——產權界定是市場交易的一個必需的前奏(The delimitation of rights is an essential prelude to market transactions)。處理祖堂地等規劃失當問題,我們都一致建議政府完善香港土地的產權界定。

adblk6


我們估計不到的,是左翼人士對處理土地規劃失當問題,竟有截然不同的方向!


友報最近刋登了《行政權流失故事系列》幾篇文章。林超英的《行政權隨年漸削 先從土地供應權說起》和《公私營合作侵蝕土地規劃權》,把土地供應和規劃權流失提升到「喪權辱國」的層次,因此強烈建議政府要重新牢牢緊握所有行政權。同樣批判「地產霸權」,陳劍青的《誰主規劃》卻承認現實中的「規劃阻礙」難以深入考據:「因為覓地規劃過程基本上是官僚內部的黑箱自決,官方也沒有詳盡交代大批私人土地各自被DQ的死因。」


更重要的,是陳劍青認為集權並非「規劃阻礙」最核心的問題:「一種無民意授權的規劃權,結果不僅是爭議不斷(可能當權者已毫不在乎),而且再無法讓城市吸收社會新價值、好方法、創造力與同步演進(可能當權者也毫不在乎),終究建造出一座毫無歸屬感的死城。儘管在新時代香港也可預視未來只會趨向規劃集權,但民間具備論述規劃、透視問題、開放數據、構想方案的能力,就已是一種規劃充權,仍是體制外需要保留的寶貴資產,有助令規劃權導向解決問題的一方,是比等待集權更值得期待的事。」

adblk7


規劃集權,更須充權,是陳劍青跟林超英不一樣的左翼論述。哪套左翼論述才算貨真價實?留待讀者自行判斷。最後我想補充一句,從經濟學角度出發,完善香港土地的產權界定,其實是一種市場充權。


作者為美國克林信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香港大學香港經濟及商業策略研究所名譽高級研究員、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成員
http://www.facebook.com/economics3.0
逢周一、三、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