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球股市經歷了驚心動魄的上半年,以美股為例,今年上半年錄得歷來第二高的上半年跌幅。標普500指數累跌20.2%,僅次於跌幅最高的1932年(-43.3%),當時美國正處於大蕭條時期。今年上半年跌幅較1974年滯脹、2002年科網泡沫爆破和2008年金融海嘯時更大。歷史上共有四次上半年錄得逾兩成跌幅,惟標指每次均在下半年錄正數回報,而且平均升幅不俗,達22.78%,印證物極必反的道理。
2020年底時行情熾熱,在17個研究範圍的股市中,只有一個股市的估值便宜,其他市場估值多數處於「高於合理值」或「昂貴」水平,遺憾是仍有不少投資者選擇不問價去高追。截至今年6月底,在17個股市中,僅3個市場市盈率呈昂貴,意味經過今年以來震盪行情後,多數市場估值已不再昂貴。然而不少投資者卻在此時感到恐慌,擔心未來經濟不景、通脹高企、央行持續加息等問題。「高賣低買」是投資真理,但要執行卻萬般困難,全因投資情緒不穩。如果投資者能夠後退一步,遠離每日雜亂無章的市場資訊,只聚焦於長線投資和估值,要下投資決定亦會容易得多。
作者為FSM(香港)投資組合管理及研究部總監。投資涉風險,本文不構成證券買賣招攬或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