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地股價自去年10月底起持續反彈。 (資料圖片)
市場波幅繼續收窄中,成交卻可以維持,應該是偏好的啟示。自己已經算是買定離手,執靚了核心組合,而當波幅減少,短炒部分收斂,便唯有相對上文靜,慢慢等下個機會。這個星期五是美國結算日,雖然當地交易所近年大幅增加了短期期權,始終第三個周五是最活躍,所以最遲星期三打後便要小心突襲。
每當波幅細,人就容易推高注碼,增加短炒勝負的金額,其實是最常見的一個錯誤。上落市根本難揾錢,出出入入嘗試高沽低揸,是會做壞手勢,結果當大趨勢出現,只會望門興歎。何況市場深度明顯變差,一旦好淡決出勝負,突破的一段往往極快。除非紀律極佳,否則大注短炒結局都是得不償失,贏埋贏埋一鋪倒輸。
好的機會可遇不可求,例如這次的新鴻基地產(016),當日夠膽入市,純粹是睇息做人,認定下跌空間有限,博市場逐漸將新地主力當作一隻收租股來評價。結果可能是行家凱滙賣得好,證明市場購買力仍勁;又可能是聯儲局轉方向放鴿,股價終於大反撲。投資不是寫論文,前文後理不重要,最重要是有份中。
Take care of the downside,let the market take care of the upside,是投資其中一條主要戒條。當判斷下跌風險不大,自然可以大注行動。要能夠把握這種機會,最好是有備用資金,這一點可以說是畢菲特絕招之一。自己向來部署傾向進取,有時未必會有閒置現金,就要以相對價值來衡量,忍痛割愛原有成員來換馬。
大部分人只看上升空間,加上性急,多數和新地這種機會絕緣。因為概念並不性感,上升空間似乎有限,下跌時怕再跌,上升時又欠缺意欲去追,這次升勢幾乎從來未見特別調整,於是便難上車。現時好股更貴,衰股依然廢的形勢,本來耐心等候,卻往往見市場短期有勢,出動退而求其次的一招。
例如人民幣回升,就投機追入相關周期股。這種尋找下一個傻瓜的遊戲,一旦走避不及,隨時釀成大錯,戰戰兢兢去炒,又只有蠅頭小利,長期輪迴,是難以大進的原因。所以投資有如下棋,一步步緊扣,而行錯上一步,就不能性急,否則只會愈行愈錯,記住耐性是相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