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片)
7過1!5過1!6過1!
與高歌猛進的二級市場相比,近期A股一級市場卻遭遇嚴冬,上周三場發審會,一共18家企業上會,結果僅3家企業成功過會,通過率不到20%。有人做過統計,自去年10月新一屆發審委上任以來,共有133家上會,67家通過,過會率僅五成,遠遠低於上一屆僅八成的過會率,而上周的20%,則幾乎是創出了自有發審會以來的歷史新低。
所謂屁股決定腦袋,作為二級市場投資者,我當然對這種高否決率舉雙手贊成。但是,贊成的同時,細想之下,卻也不免有些膽戰心驚,兩屆發審會的資料變化如此之大,是這一屆的運氣不好,碰到的都是垃圾公司?還是這一屆委員們都長了一雙火眼金睛?顯然不是,在過會標準不變的情況下,這種過會率的巨變,一定是那雙「看得見的手」的功勞。
問題在於,如果當下的過會率正常,那過去在IPO大躍進中發行上市的數百家公司……,套用一句內地的網路熱詞,真的是細思極恐啊。
吐完槽,回到A股市場,上證綜合指數上周收出連續第六根周陽線,指數也逼近3,600點。盤口看,銀行股依然是上周指數上行最主要的推動力,但是有兩點需要引起重視,一是在後半周,大銀行,特別是農業銀行(圖)方面出現了超大手筆的賣單,這是不是國家隊所為?
二是創業板上周出現逆轉,有明顯的資金流入跡象。創業板的活躍會吸引短線資金,從而與主機板形成蹺蹺板效應,更重要的是,作為漲幅最滯後的大板塊,它的活躍是不是也是領漲板塊即將調整的先兆?
我上周拍過腦袋,認為A股有機會收出周線的7連陽,本周就是這「第七周」,因此,我給出的短線操作建議是,本周或是尋找賣點的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