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20-05-11 04:30:00
日報

非所有債券按相同原則設立

分享:

金融市場由年初低位加劇震盪,3月市況與2008年金融危機有些相似。市場情緒近日改善,但市況波動加大了對維持多元化投資組合需求。據傳統概念,債券定期派息,在組合內屬防守型工具。但事實並非這樣簡單,因債券領域廣闊,並非所有債券都按相同原則設立。

避險債券表現符預期。今年至今被視為有風險投資都被大幅拋售。3月市場恐慌中,因投資者紛沽貨套現,連帶美國國債都經歷劇烈波動。此現象現已減退,預期這類債券日後續展現其防守性特徵。這類所謂風險較高債券價值今年錄下跌,但收益率相應急升。在危機期間,投資者基於需承擔較大風險而要求獲得額外回報,故風險較高債券收益率將大升。利差或對美國國債要求的超額回報,是用以衡量該等債券所涉風險有效指標。目前就投資級別及高收益企業債券而言,其利差約為08年一半,顯示金融體系所承受的壓力水平遠低於08年。

策略性看好高收益債券,特別亞洲債券。高收益債券極容易因冠狀肺炎所導致經濟不景氣而受影響。然而,現時回報非常具吸引力,可獲較美國國債高的個位數收益率。故對高收益債券持偏高比重,傾向質素較高發行人。而亞洲國家在應對當前經濟挑戰已備有充足彈藥,亦有可能早於世界其他地區走出危機。故遍傾向於亞洲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