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生對於香港品牌上市其實意猶未盡。
記得未生大學時,其中一份兼職就是補習社的兼職小學補習老師,未生看到補習社合計有3間房間,每間房有30個學生,估計補習人數有約90人,還可分2班,如他們一個月能收小朋友1,500元的話,一年就有270萬元。
未生當時知道這老闆其實有幾家分店,如幾家分店情況差不多,算一算營業額已約千萬元,如多收購幾間舖,相信到達上市門檻不難,暗中也覺得這個老闆不懂玩財技。時光飛逝十餘年,已經有兩家補習社上市了,有些甚至已經金蟬脫殼。
但未生今天不是想說補習社上市,只是想說如一些不知名的店舖能懂得整合市場其他競爭者業務,放開自己的心態,把它組成一個聯合體,不用常常苦惱生意難做,把自己的業務上一個台階,向上市目標推進。
未生常和怪獸老婆逛街,或坐巴士回家,發現香港每一個主要購物區都有一堆「均一價50元」時裝店,估計也有數十間,其中估計有一大部分集中於幾個老闆,小部分屬個體經營。未生留意到,這堆舖頭都能維持到不短時間,相信利潤應該不錯。未生算過帳,那些舖頭估計每月租金平均5萬元,假設市場有50家店舖,這堆舖頭一個月租金就是逾200萬元,一年大約3,000萬元,以佐丹奴(709)及堡獅龍(592)這兩家較大型的大眾服飾公司租金支出佔營業額約22%計算,一年營業額應已達1.4億元。
未生估計這些衣服毛利率約60%,較上述兩家上市公司高約10%,故純利率估計較這些公司約10%高出一倍,達20%。如50家「均一價50元」能營運正常,每年盈利估計2,800萬元,最少也應能達致主板的盈利門檻,聯合體也能把手中生意的價值更大化。
但這盤生意也有很多缺陷。首先可能缺乏「話事」的大股東,估計也由幾個靈魂人物組成為「一致行動人士」。另外,由於其舖頭多以街舖為主,或有不少業權問題,另外,租期一般只有兩三年,也難以證明其營運持續性,但如增加選舖原則,增加租用大型集團店舖或是自置舖位就可解決。另外,由於貨品來自五湖四海,因為過往買貨不規範,錢銀上可能不清楚,甚至可能有關連交易,所以也需理順這些關係,以上都是需要耗錢地方。
究竟是得是失,就由老闆們自己決定,但把賺短錢的業務變成持續賺錢,也是很過癮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