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現時的「半戰爭」,除了文宣和武鬥之外,漸漸也有人宣言要打經濟戰,其中的一招,就是要搞「黃色經濟圈」。
在歷史上,一個城市,有好幾個經濟圈,是常見的。二千多年來,猶太人一直有自己的經濟圈,只是到近一百多年,才逐漸融入社會。今日許多伊斯蘭教徒,也有自己的經濟圈,皆因他們在利息的計算上、在食物的處理上,都有不同於非教徒社會的另一套標準,故而有必要成立獨立的經濟圈。
從社會學角度看,這些經濟圈可視為一個小共同體,不可能完全獨立於整個經濟體系,如香港黃色經濟圈,莫非業者可以完全避免內地的食物來源?老闆也許可以購入西方食材,可是膠袋、外賣盒等等工具,又或者是廉價酒樓在內地工場預先製作的點心,均是無可取代的。
說穿了,「經濟圈」並沒有絕對定義,不過是程度問題。人們當然可以簡單地用二分法,以老闆的藍黃政治取態,作為唯一的評估標準,但這很容易會殃及一些「無辜」的企業,如英資置地公司佔了一半股份的「美心集團」,藍色的伍淑清只佔3%的公司權益。
現時所謂的「黃色經濟圈」,主要在餐飲業方面,在香港的經濟份額上,只佔了極小一部分。從數學上去計算,作為著名黃色品牌的龍門冰室,只有5間分店,只要黃絲集中火力,把它們全部逼爆,並非難事。反觀美心集團旗下有幾百間店舖,就算藍絲如何團結,也很難把它們全都填滿。
單單以人數而論,黃色經濟圈確是大有可為,皆因其總人數較多。可是,這只是就餐飲業而言,黃藍經濟圈之分,並不見於其他大部分行業,而黃色企業,就算是龍門冰室,實在很難以避免購入藍色,甚至是來自內地紅色的原材料,一旦這樣做,成本難免大幅增加,成敗利鈍也就不可以逆料了。沒錯,黃色經濟圈也許佔了香港總人數的七成,但如果把內地市場和原材料供應也計上去,則藍色又有額外優勢。如要打「顏色經濟總體戰」,黃藍老闆各自炒光不同政見的員工,這樣下來,則又另當別論了。